小儿肌性斜颈诊疗常规.docx
《小儿肌性斜颈诊疗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肌性斜颈诊疗常规.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儿肌性斜颈诊疗常规一、诊断:(一)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陶天遵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年)、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第2版(张明岛主编,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年)、实用小儿骨科学第2版(潘少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出生后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上有软骨样的包块,肌肉变短,失去弹性;(2)头向患侧偏斜,下颌部指向健侧;(3)严重时面部发育不对称,患侧面部和颅骨均较健侧为小,双眼裂水平不对称。(4)彩色超声波检查:彩色超声波显像患侧胸锁乳突肌增粗、增厚,或可探及肌性肿块,回声增高或减低。(5)除外其他疾患所致的斜颈。如:
2、颈椎先天性畸形(半椎体、先天性短颈),颈椎损伤(骨折或旋转性半脱位),锁骨产伤骨折,炎性病变(扁桃体炎、颈淋巴腺结核、颈椎结核)引起胸锁乳突肌痉挛,自发性颈椎半脱位,视力障碍引起头部倾斜等。(6)必要时,拍颈椎X线片以明确诊断。(二)疾病分类1.肿块型:(1)卵圆形肿块型,在临床上多数患儿肿块位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的中下段,且肿块大小不一,大者约6X5cm,轮廓清晰,不需触摸;小的1.5X1Cnb需要触摸方知,肿块质地较硬,其形状为卵圆形。(2)条索状肿块型,在临床上患儿肿块不明显,但胸锁乳突肌变粗而短,可摸及到条索状包块。2,非肿块型:患侧胸锁乳突肌轻度痉挛,无肿块,头部畸形,下颌斜向健侧,患侧
3、颜面小于正常颜面,头部活动受限。二、治疗方案(一)小儿推拿1.肿块型:(1)患儿及医者体位:患儿仰卧位,医者坐于患儿头顶侧,使患儿头面部转向健侧,充分暴露患侧胸锁乳突肌;(2)点摩法:医者先用中指指腹点患侧翳风、缺盆、扶突穴,再用食、中、无名指指腹并拢在患侧颜面及颈部做顺时钟方向摩动,以肿块处为操作重点;(3)按揉法:应用拇指指腹按揉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1/3部分及颈后肌群,同时按揉人迎、水突、扶突、肩井及风池穴,以肿块处为操作重点;(4)弹拨法:医者用食、中二指固定肿块一侧,然后用拇指对肿块反复进行弹拨。(5)捏拿法:应用拇食中三指捏拿肿块;(6)牵拉法:一手扶住患儿头后枕部,另一手扶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斜颈 诊疗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