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斜面抛体模型.docx
《4.1斜面抛体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斜面抛体模型.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图2高考物理解题模型第四章力学综合一、斜面抛体模型1 .如图5.01所示,一路灯距地面高度为h,身高为/人以速度v匀速行走。(1)试证明人头顶影子作匀速运动;(2)求人影长度随时间变化率。解:(1)设t=0时刻,人位于路灯正下方O处,在时刻t,人走到S处,根据题意有OS=vt,过路灯P和人头顶直线与地面交点M为t时刻人头顶影子位置,如图2所示。OM为人头顶影子到0点距离。由几何关系,有一2=-OM OM - OS联立解得OM=生h-l因OM与时间t成正比,故人头顶影子作匀速运动。(2)由图2可知,在时刻3人影长度为SM,由几何关系,有SM=OM-OS,由以上各式得SM*可见影长SM与时间t成正
2、比,所以影长随时间变化率Z =上-h-l2 . 一水平放置圆盘绕竖直固定轴转动,在圆盘上沿半径开有一条宽度为2mm均匀狭缝。将激光器与传感器上下对准,使二者间连线与转轴平行,分别置于圆盘上下两侧,且可以同步地沿圆盘半径方向匀速移动,激光器连续向下发射激光束。在圆盘转动过程中,当狭缝经过激光器与传感器之间时,传感器接收到一个激光信号,并将其输入计算机,经处理后画出相应图线。图5.02 (a)为该装置示意图,图5.02 (b)为所接收光信号随时间变化图线,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接收到激光信号强度,图中M =1.0x10%,加2 =00x100(1)利用图(b)中数据求1s时圆盘转动角速度;(2
3、)说明激光器和传感器沿半径移动方向;(3)求图(b)中第三个激光信号宽度图 5.02解析:(1)由图线读得,转盘转动周期7 = 0.8s,角速度 =-=rad / s = 7.S5rad/ sT 0.8(2)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中心向边缘移动(理由为:由于脉冲宽度在逐渐变窄,表明光信号能通过狭缝时间逐渐减少,即圆盘上对应探测器所在位置线速度逐渐增加,因此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由中心向边缘移动)。(3)设狭缝宽度为d,探测器接收到第i个脉冲时距转轴距离为小第i个脉冲宽度为tj,激光器和探测器沿半径运动速度为V。a,dTdT / 11、dT / 11、- r,=(), 一 G =()2冗 Ar2
4、Af1 24 A& Z?由以上式联立解得2、= 0.67 x lO-s2A/j - Z ?形成匀强电场,分选器漏斗出口与两板上端处于同一高度,到两板距离相等。混合在一起a、b两种颗粒从漏斗出口下落时,a种颗粒带上正电,b种颗粒带上负电。经分选电场后,a、b两种颗粒分别落到水平传送带A、B上。已知两板间距d=0.1m,板度/ = 0.5相,电场仅局限在平行板之间;各颗粒所带电量大小与其质量之比均为lxl(r5c/zg。设颗粒进入电场时初速度为零,分选过程中颗粒大小及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不计。要求两种颗粒离开电场区域时,不接触到极板但有最大偏转量。重力加速度g取lOm/H。(1)左右两板各带何种电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 斜面 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