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表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组成.docx
《化工仪表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组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仪表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组成.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化工仪表的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组成1、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在过程控制发展的历程中,生产过程的需求、控制理论的开拓和控制技术工具和手段的进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过程控制不断的向前发展。纵观过程控制的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手工操作状态,只有少量的检测仪表用于生产过程,操作人员主要根据观测到的反映生产过程的关键参数,用人工来改变操作条件,凭经验去控制生产过程。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过程控制系统:多为单输入、单输出简单控制系统过程检测:采用的是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仪表(气动I型和电动I型);部分生产过程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控制理论:以反馈为中心的经典
2、控制理论20世纪60年代: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比值、均匀、前馈和选择性等多种复杂控制系统。自动化仪表:单元组合仪表(气动型和电动型)成为主流产品。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专门用于过程控制的小型计算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和监督计算机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过程控制领域。控制理论:出现了以状态空间方法为基础,以极小值原理和动态规划等最优控制理论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控制理论,传统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发展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领域。20世纪7080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成功且集成度越来越高(80年代初一片硅片可集成十几万个晶体管,于是32位微处理器问世),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及应用都促使控制系统发展。过程控
3、制系统:最优控制、非线性分布式参数控制、解耦控制、模糊控制自动化仪表:气动In型和电动In型,以微处理器为主要构成单元的智能控制装置。集散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1C).工业PC机、和数字控制器等,已成为控制装置的主流。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分散、危险分散,操作监测和管理集中。控制理论:形成了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模糊控制、专家系统控制、模式识别技术20世纪9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过程控制系统:管控一体化现场,综合自动化是当今生产过程控制的发展方向。自动化仪表:总线控制系统的出现,引起过程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结构上的重大变革。现场仪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形成了真正意
4、义上的全数字过程控制系统。各种智能仪表、变送器、无纸纪录仪。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控制。2、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畴(1)宇航方面:(现代控制理论)同步卫星与地面接收站直接对应,偏差影响收看效果(随动控制系统)卫星的发射与回收(神州3号卫星,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自动关机、点火系统(2)军事方面:火炮自动点火、巡航导弹(3)其他方面:农业(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社会科学(计划生育,人口增长模型)(4)现代管理:办公自动化(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体的综合处理与办公活动相关的语言、数据、图像、文字等人及信息系统。(5)工业生产:自动车床、加热炉、发酵罐3、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过程控制系统与其他自动控制
5、系统相比,有如下几个特点:(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大多数被控过程都是以长期的或间歇形式运行,在密闭的设备中被控变量不断的受到各种扰动的影响。(2)被控过程的复杂性过程控制涉及范围广:石化过程的精微塔、反应器;热工过程的换热器、锅炉等。被控对象较复杂:动态特性多为大惯性,大滞后形式,且具有非线性、分布参数和时变特性。(3)控制方案的多样性被控过程对象特性各异,工艺条件及要求不同,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非常丰富。包括:常规P1D控制、改进P1D控制、串级控制、前馈-反馈控制、解耦控制;为满足特定要求而开发的比值控制、均匀控制、选择性控制、推断控制;新型控制系统,如模糊控制、预测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工 仪表 过程 控制系统 发展 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