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人群职业健康保护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人群职业健康保护指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ICS13.100CCSC50/64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XXXXXXXX中小学教师人群职业健康保护指南Guide1inesforOccupationa1Hea1thProtectionofPrimaryandsecondaryschoo1teachers(征求意见稿)20XX-XX-XX实施20XX-XX-XX发布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相关机构的责任和义务45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56职业健康影响因素及保护策略5附录A(资料性附录)教师职业健康影响因素及危害10附录B(资料性附录)教师常见职业病及职业性相关疾病12附录C(资料
2、性附录)教师常见职业性相关疾病的预防保护策略13附录D(资料性附录)教师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15附录E(资料性附录)教师人群职业健康检查及诊疗推荐16本文件按照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的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和联系
3、电话: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024-23381835。文件起草单位和联系电话: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省安全科学研究院)(沈阳市和平区文萃路4-2号),024-83912830o中小学教师人群职业健康保护指南1范围本文件中明确了中小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中小学教师人群的职业健康影响因素及保护策略。本文件适用于小学、初级中学、初级职业学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和教辅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
4、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25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T297职业健康促进技术导则GBZ/T296职业健康促进名词术语GBZ/T224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1887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T20001.7-2017标准编写规则-第7部分:指南标准T/CCSAS005-2019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GBZ/T224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1Hazard是指对从事职业活
5、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3.2职业病危害因素OccupationaIHazardFactor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统称,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3.3职业健康检查occupationaIhea1thexamination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健康检查。3. 4职业紧张OccupationaIstres又称职业应激,或工作压力,是指个体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与个人的能力、资源或需求不匹配时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若持续存在,可导致身心健康
6、损害。3.5工效学Ergonomics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和高效地一门学科。4相关机构的责任和义务4.1 中小学校的责任和义务4.1.1 学校应当为教师创造卫生整洁、安全环保、舒适健康、和谐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教师人群获得职业健康保护。4.1.2 鼓励学校设置或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组织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工作。4.1.3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保护责任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健康管理,提高职业健康防护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相关危害承担责任。4.1.4 鼓励学校开
7、展职业健康指导工作,提倡为教师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专项检查,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体检,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期限妥善保存。4.1.5 学校应配备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教学设备设施、工具用具,并为教师应提供合格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控制和消除职业健康风险,切实有效地保护教师的职业健康。4.1.6 学校应当每年制订职业健康促进计划和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积极组织教师群体开展日常健身活动。4.1.7 加强教师的职.业健康风险监测和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的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编制应急预案,配置应急设施设备及现场急救用品,开展应急演练与评估。4.1.8 提倡学校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
8、栏,公布教师职业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4.1.9 学校应全面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倡导职业健康工作方式,增强职业健康意识,提升职业危害应急处置能力。4.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和义务4.2.1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落实和推进教师体检和休养制度。4.2.2切实改善教师待遇,包括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4.2.3建立科学的、符合教师工作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伦理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与教学实绩。4.2.4全面推开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激励教师安心从教、舒心从教。4. 2.5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9、培训,推动教师加强体育锻炼。4. 2.6做好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工作,多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从实际出发制定好教师相关的各项政策。4.2.7进一步要求学校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关心教师身心健康。4.3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的责任和义务4.3.1组织拟订教师职业健康保护相关政策、标准并组织实施。4.3.2开展重点职业性相关疾病监测、专项调查、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教师群体健康管理工作。4.3.3协调开展教师常见职业病以及职业性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4.3.4制定并组织落实教师人群职业危害预防控制规划,制定教师人群职业病危害目录。4. 3.5指导地方教师职业健康保护工作,推
10、进职业健康科技创新发展。5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4.1 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健康影响和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4.2 学习和掌握与职业健康相关的制度标准、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和岗位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4.3 树立健康意识,自觉接受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享有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保障等职业健康服务。4.4 倡导健康工作方式,积极践行职业健康先进理念和文化,养成健康良好的工作方式和习惯,争做“职业健康达人”。6职业健康影响因素及保护策略6.1 不良人因工效学教师长期伏案、持久站立、长期书写等,可能导致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下肢静脉曲张等。
11、6.1.1 管理措施6.1.1.1 设计合理的工作区域布局,科学合理规划教学任务,以减少因长期备课、授课等不良人因工效学因素造成的颈椎疾病、腰肌损伤等。6.1.1.2 传播普及肩、颈、腰椎受损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教师人群预防职业疾病的意识,倡导健康工作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运动康复活动。6.1.1.3 提供符合工效学要求的教学设备、设施、工具、用具,如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试卷扫描设备、扩音器等,预防和降低咽部组织损伤和肩颈腰椎疾病。6.1.1.4 鼓励为教师人群提供健康小屋、按摩椅等有益于缓解疲劳、放松解压的休息场所和设施设备。6.1.1.5 鼓励学校定期组织户外体育活动,让教师在工作之余
12、,放松身体、呼吸新鲜空气。6.1.2 个人防护6.1.2.1改进不良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注意休息,劳逸结合。6.1.2.2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手部姿势,尽量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补充,注意肩部防寒保暖。6.1.2.3在伏案工作时,坐姿尽可能保持自然,头部略微前倾,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注意颈部的防寒保暖,避免颈肩部负重物。6.1.2.4建议使用电脑时要使颈部处于中立位,键盘和电脑屏幕应在正前方,两眼平视电脑屏幕中央,操作键盘和鼠标时,尽量使手腕保持水平。6.1.2,5课堂上需要长时间站立时,建议两腿重心交替使用,下课时多活动双腿,勤做踝关节运
13、动,避免久站、久坐、久蹲。6.1.2.6长时间使用电脑时,保持适当距离,使用鼠标时手腕伸直,手臂不要悬空,前臂和肘部应尽可能放松;坐姿挺直,双脚平放于地面。6.2工作相关职业紧张教师因职业特点存在以下影响职业健康的不良因素,如工作负担重、工作时间长、处理事务繁杂、用脑过度、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职称评定、长时间高分贝说话等方面的压力过大,导致的职业健康危害包括心理疲劳、偏头痛、神经衰弱、失眠、焦虑、抑郁、消化不良、高血压、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咽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6.2.1管理措施6.2.1.1倡导用人单位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机构思想政治工作,为教师主动寻求心理健康
14、服务创造条件。6.2.1.2建议学校把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内容中,确保心理辅导的有效落实,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心理讲座,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6.2.1.3开展心理援助计划,提供心理评估、咨询辅导等服务,传授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和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方法6.2.1.4鼓励教师采用自我调节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找到有效科学的途径及时宣泄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稳,尽可能减少情绪波动,课余时间可多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注重心理卫生,采用放松练习等方法,减轻工作压力。6.2.1.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校园管理应以教师为中心,把教师视为
15、重要的教育资源,一切管理活动围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展开,尊重、信任教师,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归属感、成就感和价值感,在工作中享受快乐。6.2.2个人防护6.2.2.1对于失眠、神经衰弱的教师人群,建议睡前温水浴,枕头高度一般以睡者一肩为宜,定期运动,晚饭不要吃太多,注意足部保暖。6.2.2.2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适量运动,但切忌进食后立即运动。6.2.2.3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教师,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建议药物治疗配合健康饮食,保持乐观,保证睡眠,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忌剧烈活动,忌长时间用脑、用眼。6.2.2.4注重沟通,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机构管理者和教师的沟通技巧和能力,构建多角度的、双向的、多级的良好沟通机制,开展管理者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多层次交流谈话活动,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增加双方之间的理解、尊重和情感交流。6.2.2.5注意用嗓卫生,科学用嗓修正讲话方式,避免用嗓过度,多喝水,建议饮食清淡,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洁.6.3 物理性危害因素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物理性危害因素包括计算机、日光灯、手机、电话、空调、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设备产生的静电、照度不良、紫外辐射、红外线辐射等,可能导致的职业健康危害包括皮肤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