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大纲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的美学.docx
《中国美学史大纲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的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学史大纲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的美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美学史大纲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的美学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除了梁启超和王国维,还应该介绍三位人物:鲁迅、蔡元培、李大钊。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一篇光辉的美学论文。鲁迅对“摩罗诗派”的歌颂以及对儒家传统美学的批判,表现了一种崭新的美学观点。鲁迅提出的“不用之用”、“其教非复常教”的命题,表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社会作用的深刻理解。摩罗诗力说是“五四运动”的先声。蔡元培在“五四”前夕提倡“以美育代宗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李大钊“五四”时期发表的几篇美学短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写成的美学文章。它们在现代美学和近代美学之间画出了一条分界线。它们是对于中国近代美学的否定,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
2、的起点。一、鲁迅的摩罗诗力说1、摩罗诗力说是鲁迅1907年留学日本时写的一篇美学论文:此时的鲁迅:在哲学上是一一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者在政治上是一一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2、摩罗诗力说的内容:(1)对“摩罗诗派”的介绍,及对中国儒家传统美学的批判(2)关于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论述3、鲁迅把一切诗人中凡是“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都归入这一诗派,具有以下特点:(1) “摩罗”诗人的诗歌是争取自由、民主和民族解放的武器,是召唤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作拼死斗争的号角(2) “摩罗”诗人是真理的传播者,所以它们对于旧传统、旧思想、旧习惯决不妥协(3) “摩罗”诗人不仅是诗人
3、,而是为自由、真理、祖国解放而战斗的战士,他们不是静观者,而是行动者4、在介绍“摩罗诗派”的同时,对中国儒家传统美学进行了尖锐的批判5、鲁迅的美学VS王国维的美学:鲁迅的美学:诗人的任务在于打破旧思想旧习惯,打破“污浊之平和”,不悲观厌世,是行动者、爱国者、改革者、热血战士王国维的美学:静观的美学、超功利的美学、悲观厌世的美学,反对把艺术作为政治道德的手段,主张保持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立性6、评价:早期鲁迅的美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进步、最健康的美学;摩罗诗力说是“五四”运动的先声二、鲁迅论文艺对人生的作用深刻性:“不用之用”、“其教非复常教”鲁迅把文艺的社会作用概括为两点:1、涵养人的神思(培育人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美学史 大纲 鲁迅 蔡元培 李大钊 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