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大纲 魏晋南北朝美学(下).docx
《中国美学史大纲 魏晋南北朝美学(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学史大纲 魏晋南北朝美学(下).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美学史大纲魏晋南北朝美学(下)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的文章学巨著。从美学史的角度看,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最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对于审美意象的分析,对于艺术想象的分析,以及对于审美鉴赏的分析。“意象”“隐秀”“风骨”“神思”“知音”,是刘勰提出的几个最带有时代特色的美学范畴。一、刘勰论“隐秀”1、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第一次铸成“意象”这个词,而他对审美意象的分析,首先表现在他提出的“隐秀”这一组范畴:情在词外日隐,状溢目前日秀“秀”:指审美意象的鲜明生动“隐”:指审美意象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不直接用文词说出来,不表现为逻辑判断的形式审美意象的多义性。审美意象蕴含的情意不是单一的,
2、而是复杂的、丰富的“隐处即秀处”:不直接说出来的多重的情意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表达出来“隐、秀”的作品:就给读者提供一个具体可感的审美意象(“秀”)来说是:直接的、单纯的、有限的、确定的就通过审美意象表达多重情愫,引发读者想象联想,获得多方面感受启示(“隐”)来说是:间接的、丰富性、某种无限性和不确定性二、刘勰论“风骨”:1、关于“风骨”的几种理解:(1)“风即文意,骨即文辞”一一文学内容和文学形式(2)认为“风骨”是概括艺术风格的概念(3) “风骨”是一种美学标准,具体为“传神”“自然”寺守(4) “风骨”是对作品提出的一种美学标准、美学要求(情志、言辞方面)(5)认为“风骨”是对文“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美学史大纲 魏晋南北朝美学下 中国 美学史 大纲 魏晋 南北朝 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