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四、疏通文意1、积累语汇月色入户念无与乐者相与步于中庭水中藻荐交横门想的人一同,一起交错纵横但少闱人如吾两人者耳只2、翻译句子念无与为乐者庭下如枳水空明水中藻符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学生口译,教师订正。欣然起行高兴地遂至承天寺于是庭下积水空明清澈透明盖竹柏影也原来是罢了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源、芍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即子。只不过缺少像我们这样消闲逸致的人罢了。五、理解课文1、作者为什么会想者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一方面被贬,心情郁闷,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2、誉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如水,皎洁、空灵想象奇特,比喻新奇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欣然起行(欢欣、喜悦、欣喜之情)一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低沉、失落)一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一一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兴奋、惬意)一一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一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自我排遣的达观、被贬的悲凉)4、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
3、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J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度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赏月的欣喜,更多的是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生活态度。六、总结全文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消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生涯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
4、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者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七、课外作业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一你有过独自在月下徘徊的经历吗?你又想起了什么呢?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随箔。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诵读课文;掌握文盲词语: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3、品味朴素而含有深长意味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微妙心境。重点难点1、了解作者,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品味朴素而含有深长意味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微妙心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月,撩人心扉,伤人情思,弄人神绪;可当夜色充满苍穹之时,月又给人若有若无的希望,让人神情为之而
5、动,心亦为之奋然。月夜无伴,寂寞却如蛛丝围困躯体:月夜无伴,希望却如星火脆弱无力。于是,李白月夜举杯寄愁苦,杜甫月夜托乡愁,朱自清荷地解彷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抒情小品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苏轼游承天寺时又有怎样的感慨呢?二、资料链接1、走近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第记东坡志林讥仪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2、写作
6、背景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脚,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仃。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3、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三、朗读课文1、生字注音遂(
7、su1)寝(q1n)藻(z6o)苻(xing)2、朗读节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朗读课文教师小结: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如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第二句,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第三句,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T这句话相尚于文中哪一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第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去领略生活。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在此,我也送给大家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我们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豁达,有一个诗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