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郑城三中集体备课八年级生物备课组主备人鲁文兰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2011年11月2日分管领导课时1第12周第2课时总第23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2.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3. 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比较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电子显微境下的细菌图片,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2 .观看教师展示的细菌分裂的图片和CA1课件,了解细菌的快速繁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2.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对科学研究勇于探索的精神,意识到
2、讲究个人卫生的必要性。重点、难点K教学重点1.细菌的形态特点和细菌的结构特征以及细菌的营养方式:2,细菌的生殖方式。K教学难点1.巴斯德实验的理解;2.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生殖及分布广泛的原因。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K导入新课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多媒体展示与细菌战有关的图片2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步骤有哪些?(2)什么是菌落?细菌菌落和霉菌菌落各有哪些特点?(3)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有哪些?K新知探究一:细菌的发现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58页“细菌的发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列文虎克是怎样发现细菌的?(2)巴斯德是怎样证
3、明肉汤内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3)尝试回答人们为什么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之父”?(4)读了以上的故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2、小结: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二:细菌的形态和结构1细菌的形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细菌形态图片,请部分同学到讲台交流所知道的细菌战的历史知识复习、巩固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回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经小组同学讨论,先在小组内达成共识,然后班内展示。讨论、展示思考讨论自主构建、交流前用显微观察细菌永久涂片小结:细菌的个体非常微小,其形态主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
4、2.细菌的结构:教师展示植物细胞模式图、细菌的结构图片,提出以下问题:(1)一个细菌有几个细胞构成?请说出构成细菌的细胞有哪些结构?(2)有的细菌生有荚膜或者鞭毛,请推测它们有什么作用呢?(3)讨论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异同,请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小结:植物细胞和细菌结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菌和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它虽然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强调: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这种营养方式为异养。:细菌的生殖展示细菌的分裂生殖图片,请学生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问题:(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生殖方式的?(2)芽抱是怎样形成的?芽泡的形成对细
5、菌有什么意义?(3)细菌有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广泛有密切的关系?(4)请你讨论分析并尝试回答形成的芽胞属于生殖细胞吗?质疑:细菌具有惊人的增殖速度,但是我们的地球为什么没有被细菌所充满呢?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先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展示。小结(教学反思)1、为了激发学生对细菌的探究兴趣,本节课以日本731部队研制细菌入手,导入新课。2、在教学设计中大量运用图片资料,从而使知识更加直观化、更加生动。3、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对比,突出细菌的结构特点即不含有成形的细胞核;从结构中没有叶绿体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4、通过技能训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细菌的繁殖之快,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和比较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板书细菌的发现形态:杆状、球状、螺旋状设计:细菌Y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营养方式:异养I生殖方式:分裂生殖有的有荚膜、鞭毛,没有成形细胞核和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