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团体标准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关于下达2023年第二十四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3)87号)文件精神,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提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阳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23-2404)获批立项。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民族医药,对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中央、自治区的高度重视以及医药工业被列入14个优先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规划,都使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面临重大历史性机遇。自治区党委政
2、府还先后印发了广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3年)、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20182023年)等政策,鼓励区、市、县加快培育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增收产业体系,加大对中药材种植的投入,助推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结合当地扶贫实际和农业特色产业结构特点,制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规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实行以基地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围绕中药材壮瑶药材重点品种,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建设高标准中药材壮瑶药材生产基地。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传
3、统食养服务”,以及“加强传统食养指导”,“进一步完善我国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深人调研,筛选一批具有一定使用历史和实证依据的传统食材和配伍”,“推进传统食养产品的研发以及产业升级换代”等一系列发展药食同源产品的重要举措。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为本标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赤苍藤(Erythropa1umscandensB1ume)是赤苍藤科赤苍藤属多年生常绿大型木质藤本植物。又名“姑娘菜”“龙须菜”,是岩溶石山区特色生态经济植物,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园林绿化观赏价值,主产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我国广东、广西生长在海拔28055OnI地区,云南、贵州生长在海拔IOOO150O
4、m地区,多见于低山及丘陵地区或山区溪边、山谷、密林或疏林的林缘或灌丛中。赤苍藤生长速度较快,四季常青,既能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有效防治石漠化与水土流失,又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具有多种药用保健价值,是一种药食兼备的植物。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赤苍藤在市场上备受欢迎,供不应求,收购价每斤20元,非常有发展前景。广西岩溶区面积9.7万平方千米,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4设。目前,广西赤苍藤种植面积超过IOoO亩,年产值超6000万元。广西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主要集中在天等、大新、龙州、崇左、马山、平果等地,这些地区亟需进行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推广。此外,由于广西岩溶区地质环境特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5、,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土地退化严重,石漠化问题突出。喀斯特岩溶区土地贫瘠、耕地面积少、人地矛盾突出,粗放式耕作与陡坡耕作相互叠加,导致严重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再加之顺坡耕作,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从本质上来讲,石漠化是喀斯特岩溶区水土流失的结果,水土流失防治是石漠化治理的关键。从目前喀斯特岩溶区相关报道来看,岩溶地区植被覆盖度超过60%时,石漠化几乎不再发生,而植被覆盖度低于20%时,水土流失强烈,石漠化严重。通过赤苍藤在石漠化地区耕作,改变地表微地形,增加地面粗糙度和增加地面覆盖来减少侵蚀和水土流失,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保土增产等优点。目前广西岩溶石山区赤苍藤种苗市场
6、混乱,主要依靠从原生环境中砍伐野生枝条进行杆插。许多种植户为了眼前利益,往往将整株野生赤苍藤砍伐用来杆插,但枝条杆插成活率极低,造成严重浪费。这种行为不但破坏了赤苍藤的野生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鲜食赤苍藤的种植技术尚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健康种苗从繁育到栽培的技术链条尚未形成。通过制定团体标准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以标准为抓手,统一规范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要求,将从源头着手,规范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要求,对保证广西赤苍藤的品质和特色,打造广西赤苍藤区域品牌,推动广西赤苍藤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岩溶石山区
7、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阳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理工大学、阳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相关单位人员配合。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的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的研究情况和目前科学界对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
8、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团体标准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发布后,组织赤苍藤相关企业、农户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了解标准,并根据标准对赤苍藤按标准要求的繁育、定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整形修剪、采摘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操作进行,保证赤苍藤产品品质,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团体标准提出修正意见。(-)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赤苍藤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DB45/T1032-2014鸡血藤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DB44/T2234-2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溶石山区赤苍藤栽培技术规程 岩溶 石山 区赤苍藤 栽培技术 规程 编制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