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名词解释.docx
《清代文学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文学名词解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清代文学名词解释1.岭南三大家2 .清初三大家3 .易堂九子4 .南施北宋5 .5T三大家6 .投笔集7 .虞山诗派8 .梅村体9 .圆圆曲10 .南洪北孔11 .笠庵四种曲12 .笠翁十种曲13 .藏园九种曲14 .神韵说15 .格调说16 .性灵说17 .肌理说18 .阳羡派192021222324252627282930常州派.桐城派.文笔论派.讽刺小说.铸雪斋抄本.三会本聊斋志异.脂评本.程甲本.雅部和花部.弹词.鼓词1.岭南三大家:清初广东诗人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的合称。王隼编选三家之诗成岭南三家集,始有岭南三家之称。屈大均的诗歌是其心灵历程的写照,他以屈原后代自居,学屈原兼学李白
2、、杜甫,诗歌奔放纵横,激荡昂扬,于雄壮中飞腾驰骋,豪气勃勃,在遗民中乃至整个诗界独树一帜。陈恭尹的诗歌感时怀古,抒发亡国之悲,间或也表达矢志复明的决心,激昂盘郁,擅长七律。在诗歌内容和风格上,屈、陈有共同的民族思想。胸怀一股郁愤不平之气;梁诗多酬赠和吟咏景物之作,风格较平淡。唯在反映岭南的山川风貌、人情世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方面,三家则有共同之处。2.清初三大家:指清初写作文学散文的三大古文家:侯方域、魏禧、汪琬。魏禧论文以有用于世为日的,要关系天下国家之政,反对模拟,散文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大铁椎传是其名篇。汪琬则散文力主纯正,偏于保守所作原本六经,叙事有法,受到后世正统文土的推崇,
3、代表作品为周忠介公遗事。侯方域的影响最大,他的散文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曲详尽,被推为第一,代表作品有马伶传、李姬传。清初三大家是桐城派的口蒿矢。3 .易堂九子:指清初魏禧等九个文学家。魏禧的父亲魏兆凤,明朝灭亡后削发隐居于江西宁都县翠微峰,名其居室日易堂。魏禧与兄魏际瑞、弟魏礼以及彭士望、林时益、李腾蛟、丘维屏、彭任、曾灿讲学于此,提倡古文实学,世称易堂九子。道光年间,彭玉逻编有易堂九子文钞。4 .南施北宋:指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的合称。因二人诗名相况,且都属尊唐一派,风格相近,又因施闰章是安徽人,宋琬是山东人,故名。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著有愚山诗集,长于五言诗,写景
4、抒情字句清丽,风格接近王维、韦应物。有些诗反映民生疾苦,艺术上业比较成熟,宋琬,字玉叔,号荔裳,其诗多感伤时事之作,风格沉雄奔放,部分诗篇有一定现实意义,佳句亦清丽可诵。二人在清初诗坛上均有一定地位。5 .江左三大家:指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因他们都是江东人而得名,三人文学成就不同,钱谦益和吴伟业文学成就较高,龚鼎孳次之。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为当时文坛领袖,他力排七子的诗尊盛唐而文学秦汉,转移当时诗歌创作的风气,是从明诗到清诗转折的一大关键人物,其诗作转益多师,风格接近晚唐和宋诗,技巧成熟。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作诗取法盛唐及元、白诸家,早期作品风格绮丽,后期作品则激荡苍凉
5、,多写明清之际时事和民生疾苦之作。龚鼎孳,字孝升,号芝麓,其诗声词婉丽,有苍凉之音。6 .投笔集:是清初诗人钱谦益最后一个诗集和最重要的代表作品,取班超投笔从戎之意以命名,其内容与复明水师进取东南和永历政权的形势有关,其中也贯穿了他和柳如是抗清复明的心迹和踪迹。全集共108首诗,均为七律,其中104首分为十三叠,每叠八首,均次杜甫秋兴八首之韵,构成有清一代绝大之组诗。投笔集以七律组诗的形式纪传纪史,内容博大宏厚,不仅开拓了七言律诗题材的范围,而且在艺术手法上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7 .虞山诗派:在钱谦益的影响下,在其家乡常熟产生的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人。冯班为其代表人物,
6、他论诗有独到之处,诗歌也有个人的面目和特色,并以标榜晚唐李商隐而自张一军,势力颇大,使虞山派诗坛旗鼓,遂凌中原而雄一代,后来的吴乔和赵执信可说是虞山诗派的馀波涟漪。8梅村体:梅村乃清朝诗人吴伟业的号,梅村体是他在继承元、白歌行体诗的基础上,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自成的一种叙事诗体。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故国抒情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诗史,又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性。吴伟业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把古代的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来的叙事
7、诗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梅村体叙事诗约百余首,圆圆曲是代表性作品。9.圆圆曲:吴伟业脍炙人口的长篇歌行,也是梅村体的代表作。它以吴三桂、陈圆圆的悲欢离合为线索,以极委婉的笔调,讥刺吴三桂为一己之私情叛明降清,打开山海关门,沦为千古罪人。全诗规模宏大,个人身世与国家命运交织,一代史实和人物形象辉映,运用追叙、插叙、夹叙和其他结构手法,打破时空限制,不仅重新组合纷繁的历史事件,动人心魄,也使情节波澜曲折,富于传奇色彩。细腻地刻画心理,委婉地抒发感情、比喻、联珠的运用,历史典故与前人诗句的化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而且此诗注重转韵,每一转韵即进入新的层次。诗人画龙点睛般的议论穿插于叙事中,批判力量蓄积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代 文学 名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