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机制研究 法学专业.docx
《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机制研究 法学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机制研究 法学专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机制研究中文摘要随着立法技术的提高和人们法律素养的增强,我国法律实践中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局面将逐步被打破。我国对于民事领域的法律程序方面的规定主要体现在民事诉讼法。同时,最高人民法院也出台了一些司法解释来辅助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从而使得实践中法律程序更加明晰,当事人的权利能够更好地得到保隙。笔者在研究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现状以后,结合我国最新设立的简易程序以及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践,对民事诉讼程序中的繁简分流机制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正确认识繁简分流机制,并指导实践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减轻法官以及审判的压力,并且能够更好地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实现。因此,分析
2、繁简分流机制适用的价值所在,明确繁简分流机制的适用以及具体的程序要求,实务操作规则、具体实施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等,适用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机制完善民事诉讼程序,是我国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词: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一、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的意义(-)民事积案的现状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案件实体公正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公众,老百姓更加希望诉讼能够高效以及诉讼成本能够低廉。作为最接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民事纠,数量之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现实中法院的人手远远不够处理如此数量巨大的案件。于法院而言,案多人少导致积案增加,进而降低法院的威信;对于普通百姓,办案周期长会产生诉讼压
3、力,产生厌诉情绪。(二)民事积案的原因1、从经济角度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着城市化的进程。利益的驱使使得入口流动性加强,同时,对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不再向往日那般淳朴,人们普遍缺乏对彼此的信任。各种各样的纠纷使得人们彼此间的对抗性增强,以理解和协商为解决纠纷基础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有者一定的局限性。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源头上增加了案件的数量,大量案件涌入法院。2、从政治角度分析自2015年5月1日开始,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将立案审查制改革为立案登记制I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权益,扩大了受案的范围。现行所谓的立案登记制,是指对与当事人的诉讼,只要符
4、合形式要件,人民法院就应当及时受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处理,或给予当事人合理的答复。同时,完善司法责任制,建立法官员额制度,也对于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人民法院一审案件受案数为13852052件。而根据2019年7月2日最高法院发布的新闻发布会,全国法官人数只有12万。在这种情况下理想的状态与现实的困境之间发生了矛盾。固然,建立立案登记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益,但与此同时,法官的压力越来越大,审判任务也越来越沉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找到更加合理的解决措施,来逃离这种司法实践中的困境。3、从个人角度分析老百姓出于认识的有限,对很多信息并不知晓,缺乏对非诉的
5、种类、功能、作用等等相关内容的了解。信息的滞后性导致老百姓的遇到纠纷非常依赖法院诉讼。这种赖诉心理,也是出于对于法院威望的信服。近年来,一系列司法便民措施相继出台,比如诉讼费用降低使得普通百姓通过诉讼来维权的成本降低。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法院,在老百姓心中有极高的威望,老百姓有理由相信关于自身利益的诉讼结果可以通过国家机器来保障强制实施。再者,可预测性也是诉讼的一个鲜明的特点。类似的案例,当事人也可以通过查找和借鉴先前的窠例来预测结果,这使得可预测性成为诉讼的一个特征。于此同时,结果的可预测性使得法官不能肆意做出判决,这一点保障了诉讼在百姓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比起非诉,诉讼具有相对的优越性
6、。这种优越性,使得人们更容易选择诉讼来解决纠纷,以期保护自己的利益。二、各国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的现状(-)我国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的进程1立案登记制是新兴的立案制度。1、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仅仅规定了一些基本的诉讼程序,如答辩、举证制度以及对案件的争议焦点进行归纳和整理。而对于民事诉讼的繁简分流,即在事前对民事诉讼案件进行分类整理,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2、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对部分案件实行审前的分类处理,对于一些案件情节简单诉讼标的额小的案件,保证保证符合基本的程序规范的前提下,可以适用速裁程序。从而使法
7、官的负担减轻案件,可以得到及时的清结,当事人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诉讼权益。3、2007年的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理前的准备程序,包括诉讼文书的送达、权利义务的告知、对管辖权的处理、审判组织的确定、证据的调查收集等内容。4、我国在法律层面第一次对繁简分流机制作出规定,体现在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该法明确规定了审前的繁简分流机制,为了便于案件的分流,增加审理前的庭前会议制度,从而更好地了解案情,理清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归纳争议焦点从而对案件进行全方位的把控,提高庭审的效率。5、2013年和2017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在2012年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对与庭前的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机制作出了进一步的细化,
8、主要包含在案件受理以后通过相关程序。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分别是用不同的程序进行处理,从而大大提升了审判的效率以及审判的正确性。6、2015年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作出了进一步的规定,将实体性问题与程序性问题分别作出处理。对于案情复杂的案件,人民法院通过组织庭前会议,并归纳争议焦点对案件进行全方位,把控以后首先解决案件的程序性问题,在正式的庭审过程中对案件有争议的实体部分进行解决。7、2016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又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规定,在基层法院可以试行速裁机制,但由于该意见并没有十分明确的程序规范,导致各基层法院在实践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机制研究 法学专业 民事诉讼 繁简 分流 机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