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docx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文学2 .宪章派文学3 .人间喜剧4 .人物再现法5 .巴黎公社文学6 .威塞克斯小说7 .多余人8新人9 .小人物10启然派11 .奥勃洛摩夫性格12 .卡拉马佐夫性格(气质)13 .心灵辩证法14 .精神探索型人物15 .忏悔贵族16 .托尔斯泰主义17 .别里科夫性格19.废奴文学20.欧亨利手法21复调小说1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英法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随后波及欧美各国,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主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用人道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追求细节真实,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由于这一时期
2、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批判性,高尔基称其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走向成熟与繁荣。代表作家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狄更斯和易卜生等。2 .宪章派文学在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中涌现的文学称为宪章文学。宪章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为无产阶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宪章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在艺术形式上,它广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歌谣体和圣歌体,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语言通俗,风格朴实。代表作家是琼斯和林顿。3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总集,共有90多部,塑造了2000多个人物形象。采用分类
3、研究和人物再现的方法,把众多的人物和篇章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部作品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是主干部分,又可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部分。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上升的历史,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独创的一种塑造人物的手法,其目的是将不同作品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间喜剧中,巴克扎克让主要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反复出现,以展现他们生活的不同阶段和侧面,最后构筑这个人物
4、的整体形象。人物再现法从情节和人物两反面加强了人间喜剧的内在联系,深化了主题。这个方法受到了美国作家库柏塑造的皮袜子形象的启发,也为后代作家所效仿,成为通过多数作品整体展现社会风貌的重要创作方法。5.巴黎公社文学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前后约20年间,革命者创作了大量关于公社革命活动的诗歌、小说、戏剧、杂文、回忆录和历史著作等,文学史上称之为巴黎公社文学,其中以诗歌数量与成就最多最大。它采用通俗活泼的形式和群众语言,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无产者的革命理想和革命热情。代表作家是鲍狄埃,他的国际歌形象而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表达了革命者的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巴黎公
5、社文学为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19世纪英国小说家哈代创作的一系列以家乡为背景的小说。他把自己的小说分为三类:罗曼史和幻想、爱情阴谋故事、性格和环境的小说,其中重要小说归在最后一类。威塞克斯是作家的故乡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古城,哈代用威塞克斯为背景创造了上述一系列的小说,统称威塞克斯小说。这些小说描绘了资本主义的入侵对宗法制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毁灭性影响,展现了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悲剧性历史。其中小说对宗法制农村社会的怀念之情,对家乡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的描写,使得威塞克斯在小说中有了生命。代表作有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7.多余人是19世
6、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也是俄国文学的独有成就。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他们不满现状,渴望有所作为,但又自命清高,不愿与上流社会社会同流合污,也不愿放弃优越生活,走跟人民大众相结合的道路;性格脆弱,无力改变现状,最终无所作为。普希金的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多余人形象,此外还有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等,其中奥勃洛摩夫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8新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平民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形象。他们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来自社会下层,蔑视贵族阶级,与人民联系密
7、切,有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信念;重视实践,推崇实用科学;还有积极乐观的思想和埋头苦干的精神。他们代表着俄国社会的发展趋势,传达出时代的要求。代表人物有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和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以及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中的罗普霍夫和拉赫美托夫。9.小人物特指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种人物形象,他们处在社会的底层,生活困苦,地位卑微,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那些大人物统治的牺牲品,是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作家对他们寄予同情怜悯,并通过这类形象批判沙皇专制制度。普希金的驿站长开创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的先河,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外套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国 文学史 名词解释 19 世纪 现实主义 文学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