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N焊盘设计和QFN焊盘设计和工艺指南工艺指南.docx
《QFN焊盘设计和QFN焊盘设计和工艺指南工艺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FN焊盘设计和QFN焊盘设计和工艺指南工艺指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QFN焊盘设计和QFN焊盘设计和工艺指南工艺指南QFN焊盘设计与工艺指南一、基本介绍QFN(QuadF1atNo1ead)是一种相对比较新的IC封装形式,但由于其特殊的优势,其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增长。QFN是一种无引脚封装,它有利于降低引脚间的自感应系数,在高频领域的应用优势明显。QFN外观呈正方形或者矩形,大小接近于CSP,因此很薄很轻。元件底部具有与底面水平的焊端,在中央有一个大面积裸露焊端用来导热,围绕大焊端的外围四周有实现电气连接的I/O焊端,I/O焊端有两种类型:一种只裸露出元件底部的一面,其它部分被封装在元件内;另一种焊端有裸露在元件侧面的部分。QFN使用周边引脚方式使PCB布线更灵
2、活,中央裸露的铜焊端提供了良好的导热性能与电性能。这些特点使QFN在某些对体积、重量、热性能、电性能要求高的电子产品中得到了重用。由于QFN是一种较新的IC封装形式,IPC-SM-782等PCB设计指南上都未包含有关内容,本文能够帮助指导用户进行QFN的焊盘设计与生产工艺设计。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知识供参考,用户需要在实际生产中不断积存经验,优化焊盘设计与生产工艺设计方案,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焊接效果。二、QFN封装描述QFN的外形尺寸可参考其产品手册,它符合通常工业标准。QFN通常使用JEDECMO-220系列标准外形,在焊盘设计时能够参考这些外形尺寸(示比如图1)。而此主题有关图
3、片如下:.PTOPTOUCH三、通用设计指南QFN的中央裸焊端与周边I/O焊端构成了平坦的铜引线结构框架,再用模铸树脂将其浇铸在树脂里固定,底面露出的中央裸焊端与周边I/O焊端,均须焊接到PCB上。PCB焊盘设计应该习惯工厂的实际工艺能力,以求取得最大的工艺窗口,得到良好的高可靠性焊点。需要说明的是中央裸焊端的焊接,通过“锚”定元件,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散热效果,还能够增强元件的机械强度,有利于提高周边I/O焊端的焊点可靠性。针对QFN中央裸焊端而设计的PCB散热焊盘,应设计导热过孔连接到PCB内层隐藏的金属层。这种通过过孔的垂直散热设计,能够使QFN获得完美的散热效果。四、焊盘设计指南1、周边
4、I/O焊盘PCBI/O焊盘的设计应比QFN的I/O焊端稍大一点,焊盘内侧应设计成圆形以配合焊端的形状,全面请参考图2与表Io假如PCB有设计空间,I/O焊盘的外延长度(Tout)大于0.15mm,能够明显改善外侧焊点形成,假如内延长度(Tin)大于0.05mm,则务必考虑与中央散热焊盘之间保留足够的间隙,以免引起桥连。而此主题有关图片如下:TOPTOUCH而此主题有关图片如下:.PTOPTOUCH2、中央散热焊盘中央散热焊盘应设计比QFN中央裸焊端各边大0-0.15mm,即总的边长大出0-0.3mm,但是中央散热焊盘不能过分的大,否则,会影响与I/O焊盘之间的合理间隙,使桥连概率增加。此间隙最
5、小为0.15mm,可能的话,最好是0.25mm或者更大。3、散热过孔散热过孔应按1.Omm-I.2mm的间隙均匀分布在中央散热焊盘上,过孔应连通到PCB内层的金属接地层上,过孔直径推荐为O.3mm-0.33mmo尽管增加过孔(减小过孔间隙),表面上看好象能够改善热性能,但由于增加过孔的同时也增加了热气回来的通道,因此实际效果不确定,需要根据实际PCB的情况来决定(如PCB散热焊盘尺寸、接地层)。4、阻焊层设计目前有两种阻焊层设计类型:SMD(So1derMaskDefined)与NSMD(Non-So1derMaskDefined)。SMD:阻焊层开口小于金属焊盘;NSMD:阻焊层开口大于金属
6、焊盘。由于在铜腐蚀工艺中更易操纵,因此NSMD工艺更优选。而且SMD工艺会使焊盘阻焊层与金属层重叠区域压力集中,在极端疲劳条件下容易使焊点开裂。使用NSMD工艺则使焊锡围绕在金属焊盘边缘,能够明显改善焊点的可靠性。由于以上原因,在中央散热焊盘与周边I/O焊盘的阻焊层设计中通常都推荐使用NSMD工艺。但是,在尺寸相对比较大的中央散热焊盘阻焊层设计中应该使用SMD工艺。在使用NSMD工艺时,阻焊层开口应比焊盘大120um-150um,即在阻焊层与金属焊盘之间留有60um-75um的间隙,弧形焊盘应设计相应的弧形阻焊层开口与之匹配,特别是在拐角处应有足够的阻焊层以阻止桥连。每个I/O焊盘应单独设计阻
7、焊层开口,这样能够使I/O相邻焊盘之间布满阻焊层,阻止相邻焊盘之间形成桥连。但是,针对I/O焊盘宽度为0.25mm,间距只有0.4mm的细间距QFN,只能将处于一边的所有I/O焊盘统一设计一个大的开口,这样I/O相邻焊盘之间就没有了阻焊层。而此主题有关图片如下:TOPTOUCH有些QFN的中央裸焊端设计过大,使得与周边I/O焊端之间的间隙很小,很容易引起桥连。在这种情况下,PCB散热焊盘的阻焊层设计应使用SMD工艺,即阻焊层开口应每边缩小IOOum,以增加中央散热焊盘与I/O焊盘之间的阻焊层面积。阻焊层应覆盖散热焊盘上的过孔,以防止焊锡从散热过孔中流失,使QFN中央裸焊端与PCB中央散热焊盘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FN 设计 工艺 指南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