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
《2023年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docx(7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年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同步检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一、单选题1、当爸爸、妈妈中只有一个人外出时,儿子可以留在家里。如果爸爸、妈妈都外出,必须找一个保姆,才可以把儿子留在家中。从上面的陈述中,可以推出下面哪项结论?()A、儿子在家时,爸爸也在家B、儿子在家时,爸爸不在家C、保姆不在家,儿子不会单独在家D、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则儿子也不在家【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不必然从题干中得出;只有C项,如果保姆不在家,那么,爸爸、妈妈必然有一个人在家陪儿子,儿子不会单独在家。故选C。2、手机对于()相当于()对于商店A、公司一医院B、个人-病人C、电话一药店D、学生
2、一售货员【答案】:C【解析】:概念种属关系的考查。手机是电话的一种,药店是商店的一种。故选C。3、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表示C、犯罪未遂D、犯罪中止【答案】:D【解析】: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故正确答案为Do本题相关知识点:1、犯罪预备,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2、犯意表示又称犯罪决意,指行为人表示决定实施某种犯罪的意思。一般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将犯罪意思表示于外部。单纯的犯意表属于犯罪思想的范畴,如果没有为实现犯罪意图而进行危害社
3、会的犯罪活动,不能认定为已罪、处以刑罚。3、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4、这些机构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的活动,希望借此能加强对科学研究的作用,激励我国科技人员勇于献身科学,攻克科学难题,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意义指导B、意义导向C、价值指导D、价值导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习惯搭配。与活动搭配,有意义更为合适;相对科学研究,导向作用比指导作用更适合5、一次数学考试共有2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未答的题不计分。考试结束后,小明共得23分,
4、他想知道自己做错了几道题,但只记得未答的题的数目是个偶数。请你帮助小明计算一下,他答错了多少道题?OA、3B、4C、5D、6【答案】:A【解析】:这是一道利用数值的奇偶特性求解的题目。假设小明答对的题目数量为2道,答错的数量为Y道,答对和答错的题目数量共计m道,则m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m20;(2)m为偶数(因为总题目数为偶数,未答的题目数是偶数,故答对和答错的题目合计也应为偶数)。根据题目条件,可列如下方程:z+y=m.(1),2-y=23.(2),方程2-(2)得:y=(2m-233,变形可得m二(3y+232,选项中只有3带入之后,m满足m20和m为偶数的条件,因此,答错的题目数量为
5、3道。故选A。6、从根本上讲,工具理性是一种技术理性。现代化资本主义将大规模工业研究和科学技术综合为一个系统,这使得科学失去了独立性,转而成为了行政化的控制手段。工具理性渗透到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对人进行全面的统治、控制以及把控。正如马尔库塞所言,韦伯所说的、理性化所实现的是一种特殊的、未被公认的支配形式,科技的工具理性化的结果为一般既存体制的支配机器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下列对、工具理性的阐述,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A、使得科学丧失了自主,沦为行政的附庸。B、已成为了行政的支配形式,成为了统治形式本身。C、作为一种技术理性,能够渗透到社会和统治的各个方面。D、成了社会的组织原则
6、,为既存体制的运转提供了合法性依据。【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型,主要考察局部精读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推理不当,文段中沦为行政支配形式的是科学,而非工具理性,所以,本题答案为B选项。7、甲、乙二人同时同地绕400米的环形跑道同向而行,甲每秒钟跑8米,乙每秒钟跑9米,多少秒后甲、乙二人第三次相遇()A、400B、800C、1200D、1600【答案】:C【解析】:两人第三次相遇时乙比甲多走了400x3=1200米,第三次相遇需1200:(9-8)=1200秒。日叼Q%9A、出B、任C、百522002.45D、1+27.65%【答案】:C【解析】:题干图形中,前一组图
7、的封闭空间数依次为2、2、1;后一组图也应符合此规律,只有C项只包含一个封闭区间。故正确答案为Co9、目前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低碳生活是指要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倡导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的生活方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A、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B、轿车定期更换机油C、使用一次性纸杯I)、周末,某大学有越来越多的同学步行回家【答案】:C【解析】:本题出自2023年江西行测真题,低碳生活的关键要件有:(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公务员 考试 行测 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 同步 检测 试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