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课题记承天寺夜游第1课时主备人教学内容分析内容结构本单元四篇文言文均为写景文章,本文为本单元第二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二篇,可以在第一篇的基础上来指导学生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的写法,同时也走进古人的思想情感世界。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全文仅84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4-氾。课标要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朗读能力,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意境和作者情感。2、在七年级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积累
2、文言词语,为今后学习文言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3、在品味文章诗情画意的基础上,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重难点1、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其意境。2、理解闲人含义,体会作者微妙旷达的心境。中考链接近年来的文言文考查不单单只考本文内容,随之出现的是类文阅读,相关内容也是写景文章,课内类文如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答谢中书书等。课外的较少。试题类型为重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两文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此题可涉及中心思想。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能够主动积累重点字词;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能够流利地诵读一篇文言文。本文篇幅短小,诵读
3、起来朗朗上口,乐感极强,学生非常喜爱。但对于文章中所表达的微妙的情感而言,学生的阅历不多,平时体会较少,在语言的领悟、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上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的引导。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及句子。2、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3、诵读、品味文章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4、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预设探究提纲1、积累重点字词和句子。2、疏通文意。3、赏析美妙的月景,体会清幽宁静的意境。(夜游看到了什么夜景,有什么特点)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到承天寺夜游)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11 记承天寺 夜游 教学 设计 公开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