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宣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发展史宣讲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出版,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和谐安宁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初萌芽。社会主义的发展,迄今已经有500多年了。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主义思想、运动和制度的产生、演变,及发展规律。另外,我们还要从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和信心,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在3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
2、个阶段是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为早期空想社会主义阶段。这一阶段是对理想社会制度的空想描写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和温斯坦莱,德国的闵采尔和康帕内拉。第二个阶段是18世纪。这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摆脱了早期纯粹虚构的幻想,开始更多地面向现实,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第三个阶段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出现了一批杰出代表人物,比如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和贫富的对立,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制度和一切私有制形式,论证了消灭私有制度和建立共有制度的必要性,更是用理论批判
3、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对未来社会提出很多天才的预见。这些预见使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系统,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虽然,空想社会主义为人类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受限于时代条件,还存在着许多片面性和不成熟性,具体表现为:始终未能摆脱唯心史观的束缚,不能科学地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不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道路和改造现实社会的主体力量。因此,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只能从他们天才的头脑中想出。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空想社会主义的自身缺陷更加凸显,逐渐成为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障碍。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着科学的理论指导。这时,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资
4、本主义社会提供的现实材料,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当时,工业革命虽然使欧洲几个主要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但是也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强烈要求建立与其本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要以此来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正是从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的历史趋势中作出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论断。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19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即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宪
5、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些运动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另外,他们还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一切优秀的合乎规律的发展成果。他们还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石。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之后,马克思、恩格斯继续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经验,完善了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了垄断阶段。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面临新情
6、况新问题。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回答了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问题,深刻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别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规律,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创立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能够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在具体的环境中,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不断地校正,完善原来的理论、方针、策略。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就苏联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作了回答,形成了独特的社会主义理论。193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宣布:“我们苏联社会已经做到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
7、了社会主义制度,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又称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的制度。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同时,新宪法以法律形式承认了苏联当时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意味着苏联模式逐步形成。苏联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作为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在文化体制方面,他们依靠行政手段对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进行干预和管理,以政治批判的方式来处理学术问题。苏联模式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实践,是世界上第一个定型的社会主义模式,曾在历史上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比如,苏联模式
8、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推动和促进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现了苏联模式的适应力和战斗力,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人员保障。但是,这种模式本身也有着深刻的矛盾和严重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模式拒绝改革,固步自封,逐步走向僵化。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极大鼓舞了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信心。在苏联的影响和支持下,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成为历史潮流,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社会主义制度越出苏联一国范围,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
9、发展。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东欧先后有8个国家建立了人民政权,即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体上,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在建立的过程中,普遍得到了苏联的帮助和支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反法西斯战场中,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也在蓬勃发展,中国、越南、朝鲜、蒙古等国在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和国家独立的基础上,纷纷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美洲的古巴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下也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当社会主义制度越出一国范围,成为多国实践的时候,就遇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苏联模式如何与这些国家的国情相结合的问题。其中一些
10、国家由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出现了很多共同性的失误。之后,随着一些国家的不断探索,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了产生失误的原因,并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四、社会主义从低潮到振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导致其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停滞,同时还面临着资本主义世界的挑战。随着世界大势从紧张走向缓和,这种挑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移到经济和科技领域。这时,如果社会主义国家不进行改革,就难以同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有力竞争。改革是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苏联及东欧国家在内外双重的压力下,走上了一条错误的改革道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
11、大事件,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严重挫折。面对这一重大的挫折,任何悲观失望都无济于事,我们应该振作精神、冷静思考、总结经验,从巨大的失误中汲取历史教训,以此来指导今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一,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本国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二,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三,要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第四,要坚持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方针。第五,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探索、改革,建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新的历史性的变革,开启全面
1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理论学习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的党。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
13、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
14、面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
15、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从新的实际出发,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部分,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时,中国成功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不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使中国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使世界社会主义从低潮走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