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护理流程的优化.docx
《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护理流程的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桡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护理流程的优化.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专业实践拓展经税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护理流程的优化一、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创伤性小以及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经税动脉入径行PCI治疗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中国,挠动脉已成为PCI的主要血管入径。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不可避免发生一些并发症。前臂血肿是经税动脉介入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5 %左右,高东学等报道1000例冠脉介入术后48-96 h出现前臂血肿8例。由于短期内反复穿刺,压迫、固定不当,围手术期充分的抗血小板抗凝
2、治疗,高龄、女性、高血压等因素A】,前臂的血肿往往容易导致肢体疼痛、肿胀不适,细菌繁殖、伤口感染,严重者甚至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网,从而影响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心理负担。因此,前臂血肿的处理尤为重要。既往我科对于经橘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的处理流程过于简单,疏于观察、评估、护理。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增进病人舒适度,现优化此流程,现汇报如下:旧护理流程:经税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护理流程轻度血肿未扩大者无需干预,继续观察中重度血肿继续压迫、观察皮肤出现小水泡者,自行吸收;大水泡者,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渗液后局部消毒拆除弹力绷带,换药每班评估患者血肿消散程度、臂围、局部皮肤张
3、力、疼痛评分我科室旧的护理流程,缺乏护士对血肿程度的评估及判断;对病人干预也较少,只在发生大水泡或皮肤破损时,用注射器抽出渗液,消毒,换药。因此,为了缩短血肿消散和病人疼痛缓解的时间,增进病人的舒适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增强护士自主能动性,有必要制定一套系统详尽的护理流程。1、成立小组 成立经梯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护理流程优化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2、确定内容,修改校对,培训实施 查阅文献,阅读分析,联系临床实际确定流程内容;小组成员反复修改,邀请主任医生、科护士长帮助校对;对全科护士分两次进行现场培训,培训考核有签名记录,临床实施。3、新护理流程内容第一次 修
4、改时间2016-05-01经棱动脉介入术后前臂血肿护理流程评估:介入术后当班护士立即观察穿刺局部及周围皮肤观察指标:穿刺伤口、皮肤张力、臂围、血肿范围、末梢颜色、SpO2、动脉搏动、肢体活动、疼痛A备注:在护理时配合医生根据患者的血肿部位及臂围选择合适的血压计袖带(上臂围:2734cm,袖带尺寸:16cmX30cm)。要将血压计袖带气囊压在肢体内侧大动脉经过的部位,向气囊内连续充气至患者收缩压+20mmHg,禁止未加衬垫保护直接上袖带止血。三.实施后效果2016年03月份-04月份对我科室经楼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前臂血肿的4例病人,采用以往的前臂血肿护理流程,2016年05月01日新的护理流程制定
5、完成后,对05月份-06月份我科室经橘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前臂血肿的4例病人,采用优化后的前臂血肿护理流程。比较采用优化前与优化后的前臂血肿护理流程的病人血肿消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病人满意度情况。具体数据如下:组别例数血肿消散时间(小时)病人疼痛缓解时间(小时)病人满意度(%)优化前417+8. 157. 152. 5597. 60优化后46. 852. 213. 141.5199. 60t值2. 923. 243. 16P值0. 050. 050. 05效果评价:从此次流程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让我科护理人员得到了成长,懂得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学会思考,并学会了使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和途径去改进和提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桡动脉 介入 术后 前臂 血肿 护理 流程 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