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摘要心理学认为3-6岁的幼儿是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阶段,这是很正常的一种不良行为,但若是未予以重视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幼儿人际交往出现阻碍和无法正确认知、解决问题的后果,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本文的出发点在于帮助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旨在帮助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在社会交往行为发展初期能够融入群体,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规律,并从内部因素、外界因素及其他因素三方面分析其成因,进而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师教育三方面入手,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矫正策略。关键词:幼儿;攻击性行为;成因;
2、策略一、引言(-)研究目的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适应社会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家长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等都对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影响,长此以往,会造成幼儿个性缺陷,不利于良好品德和行为的产生。基于此,本文的出发点在于帮助解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问题,通过规律、影响因素等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矫正策略,以帮助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在社会交往行为发展初期能够融入群体,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最具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国内的调查发现,88%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倾向,心理学家韦斯特进行了14年追踪研究。发现幼儿期的攻击性行为与成人期的犯罪有着密切关系,70%的少年犯在13岁就被认
3、定具有攻击性行为,48%的少年犯在在9岁就被认定具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幼儿攻击性水平越高,犯罪的可能性就越高。基于此,本文研究拟探讨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矫正策略。(二)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攻击性行为是指在对生物体或物体,进行敌意性或者具有攻击目的伤害行为。长期出现攻击性行为,会导致幼儿的人际交往出现问题,影响其身心发展。现代社会。环境因素对幼儿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电视大众化以后幼儿用于看电视的时间逐渐增多。电视中的暴力场面无疑为幼儿提供攻击样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模仿学习了攻击性行为。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性行为的起因是挫折,当一个人朝着特定的目标前行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
4、这种挫折感在行为就表现为对人对物产生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3岁到4岁是人们出现的第一个反抗期,随着幼儿的成长,知识的累积,孩子的需求变得不同,但是家长还停留在原地,导致幼儿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引起一系列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是幼儿常见的同伴冲突行为,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重要的研究课题之-O父母、教师作为幼儿人际互动的主要对象,影响着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通过总结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规律,并从内部因素、外界因素及其他因素三方面分析其成因,可以丰富攻击性行为在幼儿这一特殊阶段中的理论研究。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幼儿攻击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提供一些研究依据和理论参考。2 .实践意义研究攻击性行为的
5、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自身身心发展。心理学认为,3-6岁的幼儿是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的阶段,若是长久放任这种行为,会导致幼儿性格缺陷,影响幼儿的正常社交,甚至诱发犯罪;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的运用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也因为他们所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这就与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有的孩子盛行懦弱,小朋友欺负他,他无法反击。于是父母就在家里教他:“有人打你,你就打他”,之类的话,于是就在他奋起还击的时候,反被同伴用指甲划破了脸。没想到,其父母非但不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找原因。反而严厉指责老师
6、没有看管好孩子。是教师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所以研究攻击性行为,了解成因,才能对症下药。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和规律,分析成因,旨在对幼儿攻击性行为提出矫正策略,笔者希望能从理论出发,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实践,帮助幼儿教育群体从社会、家庭、教师教育三方面着手对于这类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三)文献综述1 .定义研究关于攻击性行为本身定义的研究有许多不同观点,1937年,JohnDo11ard等人的“挫折一假设”理论指出,攻击性行为是挫折而导致。并将攻击性行为定义为“个体蓄意对有机体实施伤害的行为”,强调个人行为的目的,即这种伤害意图有一定的外部行为表现。
7、1961年,BUSS等人提出,意图是心理的东西,攻击性不应该包含个人意图,而是需要关注他们的外在表现,从而将其定义为“个体对生物体实施伤害的行为”。1977年,BaiIdUra根据其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所谓攻击是“人们基于行为者的特征和行为本身对某些伤害性行为做出的一种判断”。攻击性行为涉及意图与强度、形式与结果,以及施者与受者间的关系,因此对攻击性行为进行界定时不能仅仅以其中某一因素作为标准,而要综合考量以上各个因素气鉴于攻击性行为研究的复杂性以及界定的多样性,1994年,Brain在整合了诸多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攻击性行为的概念是由诸多因素组成的,通常需包含四个必要条件:一是伤害性或毁坏性,即
8、攻击性行为具有危害意图或潜在伤害性;二是有意性,即攻击的意图是伤害他人,而非偶然;三是唤醒性,即攻击者在行为展开间会产生生理、心理等的唤醒状态;四是厌恶性,即攻击性行为一定是为被攻击对象所厌恶的。基于上述理论和相关条件可以看出,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定义应对行为的起因、动机、意图、形式、过程、结果等一系列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为此,本研究认为:所谓攻击性行为,即个体表现出有意伤害他人身体或造成他人心灵痛苦的行为和倾向,且这种行为是不愿被他人接受的。2 .影响因素研究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因素,国内外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层面。个体因素主要包括遗传、气质、情绪调节、社会认知发展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攻击性 行为 成因 及其 矫正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