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文礼书院之缘起与构想.docx
《王财贵--文礼书院之缘起与构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财贵--文礼书院之缘起与构想.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王财贵】文礼书院之缘起与构想栏目:演讲访谈发布时间:2015-06-23 18:22:46标签:王财贵作者简介:王财贵,男,民国三十八年(西历一九四九年)生,台湾省台南县山上乡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曾师事掌牧民先生、王恺和先生、牟宗三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鹅湖月刊社主编、社长,台中师范学院语教系教授、华山十台湾汉学教育协会理事长。著有读经二十年(中华书局2014年版)。文礼书院之缘起与构想日期:2012年9月5日采访者:钟芳被采访者:王财贵先生录文:段成诚包宇张东旭李晨宗玲泽峰修订:王财贵(2015/01/11)来源:新浪博客钟芳(问):听说老师在大陆推广读经已经
2、十八年了?教授(答):严格地说,应该是十六年。从1994年以前试验阶段不算,1994年在台湾正式推广,现在已满十八年,但是我慢了两年1996年才到大陆来,所以应该说十六年。准。所以一般说读经的人数,是把各种不同的程度都算进来,比如把读蒙书也算进来,从三字经、弟子规或是读一些唐诗的,或顺便讲解讲解的,也算数;而读的比较少量的,平均一天读半个小时的,也算数。因为那都是这一波读经推广造成的效应。像这样都算,那就多了。所以要怎么说读经的人数很难界定,如果真的是老实大量的,那大概就几万人吧,如果是所有接受文言文教育就是离开白话文,比如说三字经也算文言文,唐诗也算,所有文言文教育都算的话那大概超过一个亿了
3、吧。但是这不一定都是我的功劳,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当他回归到教育,当他明白教育的时候,他都会做的。(问):老师,您的读经理念先在台湾推广,后来到大陆来,台湾和国内的读经推广有什么区别吗?(答):读经教育的推广完全没有区别,因为它只是教育的原理,教育的原理只有一个。因为人性只有一个,教育是为了开发人性,所以教育的原理也只有一个。那按照教育的原理做教育,普天之下都是一样的,所以没有台湾、大陆或着海外华侨的区别,乃至将来外国人做读经教育也要这么做,所以这是一个很奇特的教育,它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它很平常,它本来就是这样。但是因为人生常常是不按道理的,所以他们对于按道理做的事,反而认为很奇特,所以
4、读经是最奇特又最平常的教育。(问):我还是想追问一个问题,台湾读经也好,大陆读经也好以至于外国读经也好,如当今有孔子学院在传播中国文化,那您主要想做哪一块?(答):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是属于国家的文化策略,我们是管不到的。但台湾、大陆是中华民族的母国,我们应该先在台湾和大陆尽量地推广,我是只要有机会就推广,无限制地推广,用各种方式在各个层面推广。比如说在家庭教育,在社区教育,在学校教育,乃至于私塾教育,只要有可能的地方,都去推广。目前是民间的一种自发性的文化的自觉,我们也期待将来政府能采纳参考。因为在当今的时代里,教育毕竟是国家的大政,所以如果由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来推广,那是更有效的。但是在
5、国家还没有做的时候,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子孙都要对中华文化负责,乃至于不只是为中华文化,而是为人类的教育,为人性而负责,我们只是凭着知识分子的良心来推动。近二十年来,有许多人也渐渐认识到这种教育的价值,积极地参与。或是在家里做,或是在社区做,或是在学校做,有的人用私人的力量去开私塾,教化一方。所以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这是整个国家民族的事,乃至于全人类的事。如果外国人了解到教育的道理,他们也要这样做,只是我们中国人先了解了,先做。而中国人读经,是先读中国的经典,然后扩及其他民族的经典,而外国人如果读经,也希望他们先教他们的经典,然后该扩及中国的经典。这样子全人类都以经典为教,以经
6、典为师,以经典为友,人类在智慧的天地里,可以相互了解和谐相处,天下太平就不远了。(问):我们知道老师是学教育学的,您的一生都是做教育工作,您来大陆专门推广读经教育,十多年了,听说成立了季谦读经教育推广中心,又办了“相约论语一百”等活动,为什么这样做?(答):我在刚开始出来推广读经的时候,也就是1994年,在台北就成立了一个“读经推广中心”。十几年间,我的主业是在教育大学做老师,放假的时候才到处去做读经的演讲,足迹遍及海内外,风气渐渐兴起。尤其是大陆,这么多人,更加需要推广,但我已经渐渐老了,所以很需要建立一个团队,来持续推广。就在三年前,我六十一岁的时候,从学校退休,在北京成立“北京季谦教育咨
7、询中心”,做为永续推广读经的机构。这中心要做什么呢?只要跟读经推广有关的事务都做,两三年来也做了不少事,比较突出的就是“论语一百”的推动一所谓论语一百,就是每人把论语读一百遍。论语是中国第一本书,中国圣人的书,中华民族子孙本来就应该好好读一读,但我们已经不读这本书一百年了。我们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重新注重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就发起“论语一百”的呼吁,并举办培训教学。我们认为一个人亲自去面对经典、面对圣贤,最容易触动他的心灵,也最容易提升语文程度和文化教养。尤其是大学生,年青人,他们的感受力最强,他们也最应该提升身心的修养,以便负起继承文化兴复民族的责任,所以我们首先是利用大学生的寒暑假期,举办“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财贵 书院 缘起 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