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丁二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1,3丁二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丁二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3丁二烯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化学品标识中文名:1,3丁二烯;联乙烯英文名:1.3-butadiene:viny1ethy1ene分子式:C4H6相对分子质量:54.10结构式:化学品的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合成橡胶、ABS树脂、酸好、有机合成中间体等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极易燃气体,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气体,类别1:加压气体;生殖细胞致突变性,类别1B;致癌性,类别IA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极易燃气体,内装加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可造成遗传性缺陷,可能致癌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
2、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事故响应:漏气着火:切勿灭火,除非漏气能够安全地制止。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如果接触或有担心,就医安全储存:防日晒。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上锁保管废弃处置:本品及内装物、容器依据国家和地方法规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极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咽痛、耳鸣、全身乏力、嗜睡等。重者出现酒醉状态、呼吸困难、脉速等,后转入意识丧失和抽搐,有时也可有烦躁不安、到处乱跑等精神症状。脱离接触后,迅速恢复。头痛和嗜睡有时可持续一段时间。皮肤直接接触二烯可发生灼伤或冻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
3、一定浓度的丁二烯可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恶心、心悸等症状。偶见皮炎和多发性神经炎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害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危险化学品序号:223组分:1,3丁二烯浓度:/CASNo.:106-99-0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辆。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如发生冻伤,用温水(3842C)复温,忌用热水或辐射热,不要揉搓。就医眼睛接触无资料食入:无资料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根据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对医生的特别提示:对症处理消防措施灭火剂:灭火剂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特别危险性
4、: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气体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燃烧生成有害的一氧化碳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消防人员必须佩蛾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直至灭火结束泄漏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
5、泄漏物或泄漏源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有限空间扩散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丁二烯 安全技术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