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教学设计_海陆变迁.docx
《03 教学设计_海陆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 教学设计_海陆变迁.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二课海陆变迁教学目标1 .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2 .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3 .通过阅读大陆的漂移图和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图,进一步提高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4 .通过对海陆变迁的分析说明和对大陆漂移学说及板块构造学说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学会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裁点难点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变迁。2 .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 .用所学知识解释世界的主要山系和火山、地震的分布。考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世纪60年代,中国科学考察队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800米处
2、的岩石中发现了“鱼龙”化石。这是一种人类过去未知的“鱼龙”,取名为“喜马拉雅鱼龙”。据考证,这种鱼龙生活在距今约19亿年前的海洋中。这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为什么会被掩埋在今天的世界屋脊上?这是海陆变迁的例子。为什么会发生海陆变迁呢?让我们共同去探索二、新课讲授(一)海陆变迁原因地壳运动证据: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的生物化石海平面的升降证据:黄河三角洲在不断“生长”,平均每年以1.53千米的速度向渤海推进人类活动证据: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视频:青藏高原的形成思考联系所学知识,结合生活中的见闻,你能举出一些海陆变化的例子吗?在沂蒙山区发现了古代海底动物三叶虫的化石,说明过去这里曾经是
3、海洋。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古代森林和古代河流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山东荣成沿海一带,昔日的海滩现已高出海平面20-40米,说明这里地壳在上升。(二)大陆漂移依据大西洋两岸,尤其是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十分相似。如果我们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就差不多可以拼成一个整体。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阅读教材51页“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在科学上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学习也应如此。人们要善于观察思考。成功不是偶然的,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量变引起质变,魏格纳对科学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内容2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大陆周围是一片大洋。
4、后来,大陆分裂成数块,并缓慢地漂移分离。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这种海陆分布情况是不是不会在改变了?不是的;至今还在极其缓慢地进行着。测量结果表明,大西洋在不断扩张,太平洋则在不断收缩。证据证据一:各大洲可以拼合在一起证据二:拼合的各大陆古老地层非常相似证据三:拼合处的两大陆有相同的物种()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内容(I)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合作探究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和大致范围。欧亚板块:亚欧两洲与北冰洋的一部分非洲板块:非洲和印度洋、大西洋各一小部分印度洋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与印度洋的大部分太平洋板块:太平洋的绝大部分北美洲板块:北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3 教学设计_海陆变迁 教学 设计 海陆 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