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镇槐花坪至刘家垭子段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设计说明.docx
《通城镇槐花坪至刘家垭子段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城镇槐花坪至刘家垭子段公路改建工程--路线设计说明.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本项目沿线地形、地质较为简单的特点,经仔细研究沿线地形、地物的实际情况,结合业主的要求,在路线测量阶段,我们确定了如下设计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避让房屋密集区,降低公路对沿线居民的影响。(2)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利用老路,减少新征土地。(3)坚持系统论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高的平、纵面指标。(4)坚持质量第一,钝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5)坚持生态选线,尽量减少对保护区自然环境的影响。总之路线布设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二通过灵活设计和创作设计,实现“安全”、环境优美”、“节约费源”、“质量优良”、
2、“系统最优”的设计目标。技术标准按四绫公路技术标准执行,设计车速20kh.根据交通部部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o其主要技术指标及指标执行情况如下表:主要技术指标表(改扩建路段)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单位规范规定采用值说明1设计速度公里/小时2020加宽受限路段平面、姒面拟合既向道路,宽度维持原有路基宽度不变。2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30153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米154不设趣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米1501505谖和曲线最小长度米20/6最大蚁坡%9(改建可加1%)5.37最小坡长米60608路基宽度米6.56.59上路肩米2X0.252X0.2
3、510路面宽度米2X3.002X3.0011标准轴战KN10010012桥涵荷载级公路一H级公路一H级13大、中桥洪水频率/14路基、小拚及涵洞洪水频率1/251/253)路线布设路线设计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H2014、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规定执行,结合地形、地质、工程量、拆迁赔偿、环境保护等具体问题进行路线平纵面布设。本路段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第二篇路线设计说明1、路线本次设计包含两段道路,原路改扩建:终点为兰英大峡谷方向,原路加铺:终点为巫山界。、原路改扩建:本项目起点位于长红村附近与既有道路
4、XoO1平面交叉。项目终点K2+154.83位于兰英大峡谷景区大门口附近,顺接既有道路。路线长度2.155公里,老路平纵指标较高,老路最小平曲线半径约15米,沿线设置有错车道;全线纵坡较小,全线最大纵坡为6%。主要控制点为:长红村、黑湾、徐家梁子、沿线居民聚集点。项目起点:K0+000项目终点:K2+154.84、原路加铺:本项目起点位于长红村附近与既有道路Ko(H顺接。项目终点K0+695.894位于巫山界附近,顺接既有道路。路线长度0.696公里,老路平纵指标较高,老路最小平曲线半径约45米;全线纵坡较小,全线最大纵坡为6.3%0主要控制点为:长红村、改扩建道路起点、楣花坪。项目起点:K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城 槐花 坪至刘家垭子段 公路 改建 工程 路线 设计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