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丝竹流韵》全部教案(集体备课个人修改版).docx
《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丝竹流韵》全部教案(集体备课个人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少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2单元《丝竹流韵》全部教案(集体备课个人修改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实验小学教师备课笔记执教教师上课时间主备人课题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丝竹流韵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欢乐歌、紫竹调、卜算子.咏梅、小巷风韵,领略江南风情,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知识。2、感受民间戏曲与歌曲的完美结合,初步了解昆曲和苏州评弹这两种地方曲艺,激发学生对家乡江南悠久文化的热爱。1、能学会演唱歌曲2、能表现出歌曲清新、活泼的情绪教具准备多媒体、琴课时安排共(4)课时第(1)课时内容:听:欢乐歌、紫竹调认识“江南丝竹”中的演奏乐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欣赏、感受“江南丝竹”:1 .欣赏紫竹调欣赏乐曲,说出乐曲的情绪风格、主要演奏乐器。揭示曲名,简介“紫竹调”2
2、.介绍“江南丝竹”: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以及上海一带的丝竹音乐。主要乐器有笛、箫、笙、二胡、琵琶、三弦、扬琴等。3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的欢乐歌。欣赏欢乐歌,留心听以上几种乐器的音色。4 .完成P31/露一手三.欣赏、拓展“昆曲”、“评弹”1.师:江南的地方戏曲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生回答(黄梅戏、越剧、昆曲等)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昆曲。2.简介昆曲:起始于元末明初的昆山腔,迄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是一种融诗、歌、舞、戏于一体的艺术形式。3 .听赏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4 .欣赏卜算子.咏梅简介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与弹词的总称,产生于苏州,
3、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用苏州方言演唱。5 .听赏苏州评弹笑中缘6 .欣赏小巷风韵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得失第(2)课时内容:唱:水乡歌儿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 .复习导入:1.播放欢乐歌(片段)请学生说出乐曲的名字、类别。说出乐曲的演奏乐器有哪些,巩固对民族乐器的认识。三.学唱体验:1 .复习四年级时学唱的忆江南,说出歌曲的名字师:在你的印象中,江南是什么样的?回忆语文课文水乡歌,想一想:水乡(湾)多,(船)多,(歌)多。师:今天我们来学唱歌曲水乡歌儿多2 .听范唱,说出此时水乡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在歌词中,找到表达孩子们快乐心情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感受歌词所描绘的
4、美丽景色。3 .学唱歌曲听辨歌曲中休止符的位置,感受歌曲前后乐段不同的情绪。反复听唱,指导有困难的乐句。完整演唱歌曲,指导学生从力度、速度等方面,表现水乡孩子细腻、含蓄的形象。四.课堂总结:师:水乡是美丽的,水乡孩子是幸福的。课后找一找歌颂水乡的音乐作品。板书设计教学得失第(3)课时内容:听:外婆桥、姑苏风光拓展:吴文化教学过程学唱姑苏风光一游戏导入1听力大闯关学生回答2.下面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曲听老师范唱(1)你听出哪里的民歌了吗?情绪?学生回答(2)民歌的哪一种?-小调(3)简介小调3师:听了这么多的民歌,他们的风格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说民歌是受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丝竹流韵 苏少版 六年级 音乐 上册 单元 丝竹 全部 教案 集体 备课 个人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