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哲学思考:动态适应与相互适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哲学思考:动态适应与相互适应.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哲学思考:动态适应与相互适应适应性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概念,原初语境中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至于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是什么,需要“面向事情本身”,做出批判性的哲学考察。一、动态适应:发展观视阈下的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社会的适应性经过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代以供定需的机械性适应。1949年至1991年,是职业教育精英化发展阶段,不管是高等职业职业学校还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是稀缺人才资源,被分配到企业直接就可派上用场,成为单位骨干力量,“毕业即就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寒
2、门学子就读职业院校。无论是企业办大学,还是大学办社会,在计划配置资源指令体制下,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学校人才供给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基本是适应的。但这种适应是机械适应,是一种消极的“以供定需”。一是被动适应,表现为毕业生必须服从国家统一分配,不能发挥自身作为主体的鉴别、自主择业作用;二是低效适应,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必须无条件地接纳毕业生,呈现为不对称的线性供需结构关系。第二阶段,市场经济初期以需定供的自发性适应。1992年至2002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国家不再推行统一分配毕业生工作,改由毕业生自主择业一一“以需定供”式单向配置模式。这种模式促使
3、供需结构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以需定供”线性关系,社会需要作为一种自变量,对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特别大。两者之间呈现为较强的正相关性,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院校得到跨越式发展,不适应的,则受到很大影响。第三阶段,超常规发展时代以利定供逐利式偏利性适应。X年至X年,国家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通过投资路径依赖实现超常规发展。在此阶段,“以需定供”式单向配置模式难以为继,偏利性成为发展的主基调。“以利定供”式配置方式占据了主导位置,职业教育追求“短平快”效果,一些职业院校竞相开设可以产生显现偏利性效果的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也成为企业抢手的“香悖悖”。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之间的适应,呈现出一种有选择
4、性的主动适应,既有“有所为”的适应,也有“有所不为”的坚守。第四阶段,高质量发展时代供需对接共赢性适应。XX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与以往旧常态和超常态发展国家采取的扩张性、刺激性政策不同,在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新逻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需求下,新型发展方式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期实现结构性平衡。这种方式将会引发高职教育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职业院校与经济社会必须供需对接,形成共赢性适应。适应性是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大众教育,乃至普及教育结构质量一以贯之的关键指标。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点考量下的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是一种动态适应性。具体表现为:适应一基
5、本适应一基本不适应一不适应一新的适应一新的基本适应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首先,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发展、动态平衡的过程。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不适应性的一面,产业发展必然对于“人才类型、结构及职能布局都产生了影响”,进而导致“对职业教育的教育规模、发展结构、人才技能层次及发展方向产生了决定性作用J可以预测,经过一段时间,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会进入到新的适应阶段。其次,职业教育本身就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其要素却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如受教育对象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群体,随着这些对象的群体规模、整体素质
6、、个性差异发生变化,职业院校的治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与学生服务必须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发展观视阈下,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适度超前适应经济社会需要。职业教育与企业单位相比较,产出周期一般较长,存在明显滞后现象。因此,要前瞻性预测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需要,相对超前规划,才能做到与经济社会基本同步,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教育”。二、相互适应:联系观视阈下的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高等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培养社会尤其是行业企业技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针对性”(re1evance)概念,即“高等院校的作为与社会期望的符合程度”,要求专业对口、学用一致。然而,针对性并不是孤立性
7、,用联系的观点考量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不可或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考量下的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性,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要相互适应。一方面,社会需要引领大学教育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是高职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职业教育不能遗世独立、偏安一隅,热衷于在象牙塔内自娱自乐,如果不能为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高等教育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基础。诚如德拉高尔朱尔布纳伊曼(DragorJurbNaiman)所指出的,职业教育只有成功地表现出对地方社会有用性,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时候,它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才能够成为群众性的事业。“而在明天,它才能成为普及的教育J另一方面,大学教育引领社会发展。职业院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改变自身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进而改变社会;也可通过为政府提供咨询报告,为国家职业教育提供建设性意见,从政策引导向引导政策转变。大学通过文化辐射带动功能,引领、提高社区文化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品位,真正体现并发挥高等教育的价值。职业教育一直是由社会引领的,我们是否应该主动思索一下,职业教育能否引领社会的发展,从而成为社会变革的“助推器”。唯有如此,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实存的类型教育,将不再只是职教人心无旁鹫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