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填空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填空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填空式)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建立:960年,后周禁军统帅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定都,史称o赵匡胤就是O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地方控制: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2)分散机构权力:中央::地方:;(3)抑制武将权力:实行的方针(4)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吸取的教训,
2、从集中兵权入手,全面分割地方的权力。重文轻武,文人治国。地方派做知州。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将地方精锐部队调到组建禁军。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3)二、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1 .边疆压力(1)北宋与辽: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一笔钱物,称为“通过这项协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是为“(2)北宋与西夏: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是为“”,内容包括: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2 .财政危机三冗二积:+=_三、王安石变法1 .背景:(1)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
3、社会危(2)“失败后,北宋朝廷的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3)王安石少有大志,意志坚定,具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2 .目的:3 .评价进步性:增加了政府的,增强了国家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局限性: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4 .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阻挠和破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立场动摇,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
4、了新法。且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危害百姓利益。变法本身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真正给农民以最大利益,因而不可能获得农民的支持,更不能很好的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5 .启示: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革除社会弊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盛的重要手段。改革必然会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要体现百姓利益,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要注意用人。四、南宋的偏安1 .南宋的建立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二北宋康王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史称。赵构即为宋高宗。2 .宋金之战(1)岳飞抗战: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
5、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o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成为“(2)偏安局面的形成: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辽朝1起源:辽朝的建立者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2 .建立:916年,契丹族首领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临潢府,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3 .统治政策:(1):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2):皇帝和宫廷依然保
6、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二、西夏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然保持半独立的地位。2 .建立:1038年,党项首领称帝,定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3 .统治政策:其制度基本模仿,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称谓的宣称。三、金朝1起源:金朝的建立者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2 .建立:1114年,女真族的首领举兵反辽,次年(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也称上京。3 .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这是北京建都史的开端。4 .统治政
7、策: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的制度。5 .从鼎盛到衰落: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世宗被百姓誉为“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四、元朝1 .,民族崛起: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奉上的尊号。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招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2 .完成统一:1260年,继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定都;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8、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3 .统治政策(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2)实行:内容: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作用:a.b2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进行管理。西域:设、等管理军政事务。台湾:设,履行行政管理职能。4 .民族分化制度:目的:保障的统治利益(2)评价:民族矛盾更加尖锐,但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加速的元朝的灭亡5 .元朝衰亡: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
9、重。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占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以及回回以外的色目人,逐渐与汉族相融合。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农业宋朝时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提高了粮食产量。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棉花的种植和推广:棉花的种植始于朝,在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在辽夏金元统治之下,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二、手工业1制瓷业:宋朝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出现
10、了以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色彩多变,质感浑厚。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和o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继丝绸之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2 .矿冶业: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冶炼的产量和质量。3 .印刷业: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三、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商业发展: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为大众服务成为商业的主流,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不仅官方设置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需求
11、量剧增。北宋开始出现。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2 .海外贸易: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外贸有广州、泉州、明州等。3 .城市繁荣: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元朝恢复临安的旧称,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四、经济重心南移1 .两宋时期: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寡的格局也已定型。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C和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o2 .元朝时期:
12、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改变隋唐时迂回曲折的航线,大大缩短了航程。元朝还创造性地开辟了,主要任务也是运输江南的粮食。3 .推动文化: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五、社会的变化1 .平民社会的到来:隋唐时期,土族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但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仍然十分流行。宋朝,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土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了活力。人们的,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13、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2 .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考试,分、三级;考试科目逐渐减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宋代科举考试方法实行,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C宋代科举考试为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的基础进一步扩大,加强了中央集权。3 .人身束缚的松弛:宋以前,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至宋朝数量显著减少。宋以前,家内服役大都用世袭奴婢承担,宋朝更多地来自o宋朝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4 .国家对社会控制的松懈: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
14、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5 .金元时期,受女真、蒙古族自身社会发展进度的影响,上述变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但从长时段来看,发展趋势没有大的改变。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儒学复兴1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和O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O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作用,为现实服务。(2)内容:2.程朱理学代表:北宋后期的兄弟和南宋的。主张:朱熹对儒学的深入探索:将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3.影响: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
15、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学对后世的最大影响是使儒学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二、文学艺术1 .文学宋词兴起:唐朝后期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一一,到宋朝进入鼎盛时期。特点: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代表:豪放派的和婉约派的,(2)元曲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杂剧: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了杂剧。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代表作家有等O话本:宋元时期,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o2 .艺术书法:宋元书法名家辈出,与唐朝相比更加追求,不拘法度。(2)绘画:以最为突出。不强调写实,而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三、科技1印刷术: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o2 .火药:火药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