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中环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浦东新区中环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新区中环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浦东新区中环发展“十四五”规划浦东中环地区“打造更亮的带”是浦东新区“十四五”时期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格局,提高城乡建设品质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市“十四五”时期实现“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空间新格局。为力争“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浦东新区“金色中环发展带”,根据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重点研究范围约2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3个市级公共中心(即前滩中央活动区、张江副中心、金桥副中心),以及5个潜力地区(即张江集电港、御桥、新杨思、三林环外、沪东区域)(以下简称“3+5”重点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中环浦东段两侧约3-4公里区
2、域,约108平方公里,涉及三林、东明路、沪东新村、金杨新村和浦兴路街道,以及北蔡、康桥、张江、金桥镇。一、“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四个放在”和对浦东开发开放“三个在于”的要求为工作基点,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为战略支撑,全面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利用好浦东中环后发优
3、势,补齐活力、设施、交通三大短板,强化产业、生态、空间三大长板,打造宜居宜业、职居平衡的国际居住和产业融合高品质城区。重视绿色发展。实践绿色出行、智慧低碳,建设高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引导公交优先,提高公交出行比例;优先建设公建配套设施、激活楔形绿地等生态资源,充分展示金色中环高品质环境;结合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凸显宜居宜业。根据本市产业布局及浦东新区产业基础,引导硬核产业及相关现代服务业在浦东中环集聚发展,促进创新要素、金融要素集聚的互动,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营造人文生态,提升城市吸引力,推动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均衡布局,构建15分钟服务
4、圈。促进职居平衡。优化产业、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促进土地资源复合高效利用。建立便捷高效、人性化的交通体系,提升产城融合水平。优先将地区开发强度向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地块适度集中。聚焦重点地区。以点带面,重点聚焦前滩中央活动区、张江副中心、金桥副中心三大市级公共中心,挖掘张江集电港、御桥、新杨思、三林环外、沪东区域等潜力地区。优先完善基础性开发,稳步推进功能性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立高效统筹协作工作机制,完善土地供应保障体系,探索城市更新创新政策。坚持规划研究先行,加快相关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按规划、有计划、精准有序推进相关建设。(二)发展目标1.功能定位总体目标:
5、重点围绕浦东中环,建设浦东新区“金色中环发展带”,依托产业、生态和空间优势,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功能,完善配套服务、交通条件和人居环境,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科技创新标杆区、新基建和新理念的实践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集聚高品质现代服务业,缝合陆家嘴、金桥、张江板块的产业功能和城市功能,实现产城高度融合。整体提升城市品质,集聚多元人才。科技创新标杆区。做强科技创新增长极,统筹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以“六大硬核”产业为代表的创新产业集群,全力承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基建和新理念的实践区。对标一流水平,围绕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进行统筹布局,全力提升新型基础设施
6、能级,塑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实践区。2 ,发展格局高标准推进前滩中央活动区、张江和金桥副中心三个市级公共中心区建设,挖掘沿线五大潜力地区(张江集电港、御桥、新杨思、三林环外、沪东区域),形成“3+5”中环集聚发展带。(1)三大市级公共中心区。立足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强化全球城市功能承载。凸显错位优势,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交通水平,全力打造核心要素集聚、多元功能复合、人文和生态环境需求相结合的公共中心,充分展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形象。(2)五大潜力地区。承接陆家嘴金融要素和张江科学城科创要素的“双向辐射”,打造专业化、高端化的现代服务平台。着力推动产业功能和城
7、市功能融合,因地制宜塑造“微型CAZ”,实现公共服务与就业岗位均衡化布局。着重提升城市空间和生活品质,体现精细化、人性化的新时代社区特征。3.主要目标融合城区。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高度融合,展现最多样的城市活力,建设“金色中环”成为“十四五”期间浦东乃至上海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新引擎。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完善城市功能,推动产城融合。至2025年,商业商办用地规模达到约11平方公里,科研设计用地规模达到约4. 5平方公里。建立与人群结构相匹配的多元化住宅供给体系。至2025年,职居平衡指数争取达到85以o高效城区。打造车行畅通、人行舒适,开发协同的交通网络体系。深化轨道交通线路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浦东新区 发展 十四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