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docx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为更好地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贯彻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该实施细则。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1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2 .严格控制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3 .抗菌药物治疗前应送临床标本进行病原体鉴定与药敏试验。病情不允许等待时,先根据临床病情、可能的病原体、当地及本单位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等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与患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4 .对于阳性的培养结果要进行分
2、析,区别真正的病原体、定植细菌和污染菌。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确定后,一般应针对性地选择窄谱抗菌药物应用。5,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对该患者肝、肾功能进行评估,根据肝肾功能情况相应调整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对妊娠期、哺乳期、新生儿、婴幼儿、老年等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其特殊的病理生理状况,审慎选择抗菌药物的种类和药物用量。6 .抗菌药物品种不宜频繁更换,一般病人应观察72小时,重症病人观察48小时后,再进行必要的药物品种与方案的调整。7 .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一般感染疾病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可考虑在72小时内停用,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8,提倡选用口服给药途径。病情允许时,抗菌药物应该由静脉给药
3、转换为口服给药。9 .长期应用抗菌药时,为防止真菌二重感染可短期联合服用抗真菌药物,或用微生态药物防止二重感染。10 .严格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以期达到协同抗菌效果和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应以二联为宜,一般采用广谱抗菌药物加用窄谱抗菌药物的联合方式。11 .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与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12 .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密切观察药物疗效、毒副作用,并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对较长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更应重视细菌动态变化和药敏试验结果,防止菌群失调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3 .使用毒副作用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昔类、万古霉素等)时,有条件者
4、应进行体内药物浓度监测,提高用药安全性。14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中的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置,认真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15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时,必须采用间隔给药方案。(即不用大瓶持续静滴方法)。大环内酯类及多烯类抗菌药物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氨基糖甘类抗菌药物可采用每日12次的给药方案,不宜静脉推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6 .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发(2009)38号)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
5、规定,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1)选用抗菌药物。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控制。I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1,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17 .严格控制氟唾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氟喳诺酮类药物在我院应用普遍,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临床 应用 管理 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