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教案-第十六章.土壤分类与分布.docx
《土壤学教案-第十六章.土壤分类与分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教案-第十六章.土壤分类与分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土壤学课程教案课程编号:章节名称及内容:土壤分类与分布所在课程顺序号:第23个教案授课学时与时长:2学时授课教师:王聪课程类型:学类核心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土壤的五级分类制,深刻理解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二、教学内容1、土壤分类2、土壤分布3、中国主要土壤类型三、教学重点1、我国的土壤分类制及各级定义,土壤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四、教学难点1、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辅助和板书相结合。六、教学过程开始课堂讲授前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则提出与本次课程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提问并讲解上次课堂留下的问题和作业,然后开始进行课堂讲授,讲授过程穿插问题提问,本次课
2、程结束时布置作业或则留下几个问题进行下次课堂的提问主要内容1. .1土壤分类16. 2土壤分布17. 3中国主要土壤类型17.1 土壤分类16.11土壤分类的概念与依据1、土壤分类的概念(掌握)土壤分类(Soi1C1assification)是根据土壤性质和特征对土壤进行的分门别类。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土壤划分或组合为不同的类型。意义(掌握):反映它们的肥力和利用价值,为合理利用土壤、改造土壤和提高肥力提供依据。2、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掌握)土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切土壤性状的获得、各种不同土壤性状的差别,都与土壤的形成演化有关,因此土壤分类应以土壤发生学理论为基础。但土壤分类必须根据土壤特
3、性进行,不能根据成土条件的差别和推断的成土过程来分类。3、土壤分类的依据(掌握)土壤分类的依据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和作用;研究成土过程的特性特征;研究土壤属性的差别,土壤属性是土壤分类的最终依据。17.1.1 世界主要的土壤分类制1、存在多种分类制的原因土壤分类的基本理论-分类的原则,尚未或难以取得共识;对土壤本身认识了解得很不够的,还没有建立起大家公认的分类制度;土壤不象动物、植物那样,可以分成单个体;从山顶至山麓的土壤,是连续的,变化是逐渐的;土壤学家分类的立脚点不同。2、前苏联的土壤分类制(掌握)也称为土壤发生分类,是一种定性的分类。进行土壤分类的着眼点是气
4、候和植被,提出土壤地带性概念。具体内容是:以土类作为土壤分类的基本单位,从上往下逐渐演译,按土壤发生上的质量变化,逐级细分(亚类、土属、土种、变种)。发生分类学观点,在土壤科学的发展中,是有一定影响的,甚至至今还占统治地位3、美国土壤分类系统(掌握)属于土壤诊断分类体系。也遵循了土壤发生学思想,但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过去惯用的发生学土层和土壤特性给予了定量化,建立了一系列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以诊断层和诊断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各级分类的基础是野外可以定量和查核的土壤性状,以土系作为分类的基础,从下往上归纳而成。目前该分类在世界上流传较广。4、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制属于土壤诊断分类体系。FAO和UNES
5、Co开展进行世界土壤普查,编制世界土壤图,采用美国新土壤分类制和其他分类制中的诊断指标划分土壤单元。1613中国现行的土壤分类制我国是世界上从事土壤分类最早的国家。禹贡土分5色,6种;管子地员篇分18类,每类5种;齐民要素介绍了12种土壤的农耕方法。20世纪3050年代,受美国土壤分类的影响。20世纪5090年代,全面学习苏联的土壤分类,编制了中国土壤分类系统。20世纪末叶,借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验,拟定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54年开始学习前苏联土壤地理发生分类,以成土条件为依据,以土类为基本单元,包括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的五级分类制。1978年,中国土壤学会提出了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
6、案。19791994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得到广泛采用。1992年,经过反复讨论,确立了一个包括了12个土纲、28个亚纲、61个土类、233个亚类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17.1.4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一分类原则采用土壤发生学原则,把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的理化性状结合起来;将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统一到同一土纲中。17.1.5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一分类级别(掌握)1、采用七级分类单元: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土纲、亚纲、土类为高级分类单元,土属为中级分类单元,土种为基层分类单元。以土类和土种最为重要。2、五级分类制:土类一亚类一土属一土种一变种17.1.6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一土纲(掌
7、握)土纲是分类的最高级单元,由若干成土特征相似的土类归纳而成。土纲是土壤重大属性差异的归纳和概括,反映了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壤物质移动累积所引起的重大属性差异。如:铁铝土是在湿热条件下,在脱硅富铝化过程中产生的粘粒矿物以高岭石和三二氧化物为主的一类土壤。16.1. 7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一亚纲(掌握)亚纲是在同一土纲内,根据土壤形成的水热条件和岩性及盐碱的重大差异划分。如:铁铝土纲分成湿热铁铝土亚纲和湿暖铁铝土亚纲。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热量条件。16.1.8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一亚类亚类是土类的续分,在主导成土过程以外,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生物气候特征或因地形引起的水热条件的变化。代表土类典型特征的亚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学 教案 第十六 土壤 分类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