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病学个人整理.docx
《口腔粘膜病学个人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粘膜病学个人整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口腔粘膜病学概论I口腔黏膜病Ora1mucosa1diseas|:是涵盖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组织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分类:被覆黏膜、咀嚼黏膜、特殊黏膜结构:上皮层(基底层、棘层、粒层、角化层)、基底膜、固有层、黏膜下层功能:屏障保护功能(唾液屏障、上皮屏障、免疫屏障)感觉功能、温度调节及分泌功能等口腔黏膜病的基本特点(1)性别:某些疾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如RAU发生于女性者明显多于男性(2)年龄:如RAU好发于青壮年(3)部位:口底-舌腹的U形区、口角内侧三角形区域、软腭复合体为危险区域(4)损害:更迭性与重叠性、部位的差异性、病损的共存性(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损
2、害称为更迭性;不同疾病在不同阶段出现相同的损害称为重叠性)(5)诊断方法:除了结合临床病损进行诊断,还常需结合病理,有时还需要治疗性诊断(6)治疗: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局部疾病全身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7)转归:大多预后良好,某些也有癌变的可能口腔黏膜病的基本临床病损(1)斑macu1e与斑片PatCh:指皮肤黏膜上的颜色改变,常较周围颜色变深,直径小于2cm称为斑,大于2cm称为斑片。斑与斑片一般不高出黏膜表面,不变厚,亦无硬结。(2)丘疹papu1e:黏膜上小的实体性突起,针头大小,直径一般小于1cm。基底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形状可以为尖形、圆形或扁平形,颜色呈灰白色或红色,消退后不留
3、痕迹。扁平苔葬为典型的丘疹。丘斑Pk1qUe:多数由多个丘疹密集融合而成、直径大于ICm,其界限清楚,大小不等,稍隆起而坚实的病损,为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比较平滑或粗糙,可看到有沟裂将病损分割开。白斑和癌可呈现丘斑病损(3)疱VeSiCIe:黏膜内贮存液体而成疱,呈圆形突起,直径小于ICm;大于ICm称为大疱bu11a;由脓性物取代透明的疱液称为脓疱pustu1e0上皮内疱疱在上皮内称为上皮内疱,只有上皮的部分形成疱壁,疱壁较薄而柔软上皮下疱一一疱在上皮下称为上皮下疱,上皮全层构成疱壁,疱壁较厚。(4)溃疡UICer:是黏膜上皮的完整性发生持续性缺损或破坏,表层坏死脱落而形成凹陷。(5)糜烂er
4、osion:是黏膜的一种表浅缺损,为上皮的部分损伤,不损及基底细胞层。(6)结节nodu1e:是一种突起于口腔黏膜的实体病损,为结缔组织团块,迫使其表面上皮向外突起,形成表浅损害,其大小不等,形状不定,一般为5cm,颜色从粉红至深紫色。(7)肿瘤tumor:是一种起自黏膜而向外突起的实质性生长物,其大小、形状、颜色不等。(8)萎缩atrophy:为组织细胞的体积变小,但数量不减少。可呈现发红的病变,上皮变薄发红,表面覆盖的上皮变薄,结缔组织内丰富的血管分布清楚可见,病变部位略凹陷,特有的一些上皮结构消失,被一薄层上皮所取代。(9)皴裂rhagades:为黏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
5、弹性变脆而成。(10)假膜pseudomembrane:为灰白色或黄白色膜,由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可以擦掉。(11)痂CnISt:为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层粘连凝固而成,多为黄白色痂皮。(12)鳞屑sca1e:是指已经或即将脱落的表皮角质细胞,常由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而来。(13)体内局部细胞的病理性死亡称为坏死necrosis,较大范围的坏死,又受腐败细菌作用而发生腐败称为坏疽gangrene第二章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单纯疱疹herpessimp1ex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黏膜病。临床上以出现簌集性小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易复发。 【病因】:I
6、型单纯疱疹病毒 【临床表现】(1)原发性疱疹性口炎:6岁以下儿童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前驱期一潜伏期4-7天,以后出现发热、头疼、乏力、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患儿常有流涎、拒食、烦躁不安。经1-2天后,口腔粘膜广泛充血水肿。水疱期一出现成簇小水疱,特别是邻近乳磨牙的上腭及龈缘处。水疱壁薄,破后形成浅表溃疡。糜烂期一成簇的水疱破后可形成大面积糜烂愈合期一糜烂面逐渐愈合,病程约7-10天(2)更发性疱疹性口炎:原发病变愈合后,约30-50%可复发。多表现为唇疱疹,且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邻近原先发作过的位置。全身反应轻。愈合后不留瘢痕,可有色素沉着。【鉴别诊断工急性疱疹性龈口炎疱疹性RAUI好
7、发年龄婴幼儿成人发病情况急性发作,全身反应较重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较轻病损特点成簇小水疱,疱破后成为大片浅表溃疡;损害遍及口腔黏膜各处;可伴皮肤损害散在小溃疡,无发疱期;损害仅限于口腔的非角化黏膜;无皮肤损害带状疱疹一一VZV病毒引起,水疱沿神经分布,疼痛剧烈,愈后不复发,多见于老年人手足口病一一柯萨奇病毒A16和肠道病毒71引起,见离心性分布皮疹,多为3岁以下幼儿疱疹性咽峡炎一一柯萨奇病毒A4引起,全身反应轻,病变只限于口腔后部,牙龈不受损害多形性红斑一一有虹膜状红斑,最常见的病变为大面积糜烂。 【治疗】:(1)全身抗病毒治疗:核甘类药物,如阿昔洛韦(2)局部用药:氯己定漱口液、阿昔洛韦软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腔粘膜 个人 整理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