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亦--主静与主敬.docx
《曾亦--主静与主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亦--主静与主敬.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曾亦】主静与主敬栏目:思想探索发布时间:2015-07-21 22:56:00标签:曾亦作者简介:曾亦,男,西历1969年生,湖南新化人。曾任职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现任I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经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思想5心研究员、上海儒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本体与工夫一湖湘学派研究(上海人民H08年),共和与君主一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G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主编何谓普世?谁之价值?(华东师范大,2012 年)主静与主敬作者:曾亦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于本体与工夫湖湘学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时间
2、: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六月初六日戊戌耶稣2015年7月21日宋儒言工夫,或主静,或主敬,可分为两派。主静派之工夫以直指本体为大要,故为上达之工夫;而主敬派则绝无体证本体之意味,而是将之作为“地位高者事”推至将来,故其主敬只是“闲邪存诚”之下学工夫而已。两派虽然并非绝对排斥对方之工夫,但彼此对对方工夫的理解是不同的,譬如,主静派不反对主敬以闲邪,但将之作为体证本体以后的涵养工夫;而主敬派也不反对主静,但却仅仅看作一种澄思净虑的静坐功夫。在主敬派看来,静固然是无发之中,但只是一种思虑未萌的状态,其目的不是为了体认本体,而是为了已发之中节。换言之,主静派认为圣人所有的体验在某种程度上能为一般人所
3、具有,正是基于这种体验,克己的功夫才得以可能;主敬派则认为,这种体验只是“地位高者事”,是圣人才可能有的效验,故反对将这种体验作为一种功夫,更反对将整个功夫建立在这种经验之上。主静之法与明道、伊川之歧异自濂溪发明“主静”之旨,而明道继之于后,揭示“主静”之法,至五峰,始正式将对本体的体认确立为功夫,即所谓“察识涵养”。“主静”乃是即本体即功夫,犹阳明所谓“一悟本体,即是工夫”,故主静并非只是去除吾心杂染之蔽盖而已,本身即是个上达的功夫。至于“主敬”,其旨与主静全然不同。主敬派惟守下学之功夫,至于对本体的体认则只做效验看,当作久之自然而有的体验。就濂溪本人而言,当他说“无欲故静”时,实际上是将静
4、看作经过无欲功夫而后达到的一种境界,亦即所谓“地位高者事”。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朱子并不反对濂溪“主静立人极”的说法,其太极图说解云:苟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又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之动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有所不能违也。盖必体立、而后用有以行。从此处的表述来看,朱子是认为濂溪对静的理解与明道是一致的。然而,当朱子以静为体,而后有“酬酢事物之变”之用时,实际上是蕴涵了他的“中和新说:案王白田朱子年谱,太极图说解成于乾道九年癸巳,而其“中和新说”则在乾道五年己丑,因此,朱子对濂溪“主静”的理解自当涵有其新说的有关内容,即以思虑未
5、萌时的那种未发状态说静。朱子所说的静是凡人俱有,当人心未与事物相接时即有些状态,其地位远不及濂溪所说的静。濂溪说“无欲故静”,而朱子则说“无欲而静”,这两种表述之不同,可谓毫厘之差,然其谬则有千里之隔。盖前者强调经无欲之功而后有静之境界,而后者与朱子“无极而太极”句式相同,即将无欲与静等同起来,换言之,此时之无欲只是因为思虑未萌,故欲念尚未萌焉,然其病根终究还在。明道定性书实发挥濂溪“主静立极”之意,刘薮山先生即主此说。在明道那里,静是圣人方有的经验,对此,朱子亦同意此种说法。然而,明道又将静看作一种功夫,尤其是看作一种体认本体的功夫。后一种看法与朱子的理解是很不同的。明道识仁篇开首即言“学者
6、须先识仁”,即强调对“浑然与物同体”的体认乃是工夫之入手处。而定性书则继言如何体认“浑然与物同体”,谓“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又惧学者以此种功夫为难,只作效验上看了,最后乃总之日“于怒时遽忘其怒”,欲学者能真切见得工夫之所在。至五峰,其“察识涵养”功夫实依托明道二书而来。湖湘学者以识仁为察识功夫,又深惧众人囿于此境,故以此后尚有涵养之功。其意盖谓识仁只是工夫入手处,至于作圣之功,绝不止此也,犹佛家以见道犹为未足,虽至圣位,尚须一段修道之功,以对治烦恼、所知二障。伊川之气象与乃兄迥异,故其开示学者之功夫自不同。伊川固然不会反对静之作为“地位高者事”,但也绝不会同意静为体认本体之
7、功夫。因此,伊川常以敬说静而己。湖湘学者亦有主敬功夫。然而,“敬”之一字,不论在主静派那里,还是在主敬派那里,都没有一种上达本体的内涵,而纯然只是一种消极的去蔽、闲邪的工夫。伊川日:敬是闲邪之道。闲邪存其诚,虽是两事,然亦只是一事。闲邪则诚自存矣。天下有一个善,一个恶。去善即是恶,去恶即是善。譬如门,不出便入,岂出入外更别有一事也?(遗书卷18,伊川先生语四)伊川又将敬与静尝明确作出区分:问:“敬莫是静否? ”日:“才说静,便入于释氏之说也。不用静字,只用敬字。才说著静字,便是忘也。”(同上)看来,伊川直以静是释氏的工夫,吾儒故不取也。而朱子的态度稍不同于伊川,盖有取于静者,日:“被异端说虚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曾亦-主静与主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