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报告-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oc
《可行性报告-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行性报告-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doc(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谈学校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关于德育概念的界定有很多,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就专指道德教育,而广义德育包括的范围很广: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等。鉴于一个词的多层面的意思同时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一起使用的不切实际性,在这里我们就将德育局限在道德教育的范围。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使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的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在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均为其主体。 据王希尧教授主编的教育学中关于学校德育过程的见地,提取出有关学校德育的定义。学校的
2、德育,是在学校环境条件下,引导学生通过掌握一定的思想行为规范,形成是非、善恶、美丑等的观念,并用以自觉指导自己的行动以发展理性完美的人格的教育。学校德育的核心功能在于传播伦理文化,使德育对象完成伦理、政治等方面的社会化,同时,使之具有伦理、政治文化等等的创生能力。学校德育在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同时,适应现实,并且注重对于德育对象品德与人格的具体塑造。 在我国,学校德育较之于家庭、社会等而言,普遍被认为是德育的主要场所。这是因为:在校学习期间,正是一个人生理、心理逐步成熟和良好思想道德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夸美纽斯曾说过:“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知识、德行、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但
3、是,实际的知识、德行、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一个人,可以自动长成一个人形(正如任何野兽类似它的同类一样),但是,若非先把德行和虔信等灌输到他身上,他是不能长成一个理性的、聪明的、有德行和虔信的动物的。这种不走应该在幼小的时候去实现。”青少年时期,也是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打基础和定向的黄金时代。他们的思想品质、世界观等也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模仿性也很强,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在这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影响个体,甚至延展到一生的关键时期,适时开展德育,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发现问题,对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将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学校教育,在提高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灌输思想道德伦理
4、理论、意识等方面,起着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西方很多国家,例如美国等,将家庭、社会作为德育的主要场所,现象就例如,没有培养专职德育教师,而是将德育寓于教育生活。不过,尽管如此,学校德育还是其教育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者,学校作为文明,文化的聚集地,其道德状况如何,对社会风尚、道德面貌、和政治思想潮流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道德建设。因此,学校道德建设必须走在社会道德建设的前列。 当然,道德教育也日趋为学校教育所重视。如,当代全力提倡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发展的范围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和心里两个方面。后者就主要指智慧、道德和审美能力的拓展和提升。从发展的结
5、构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和谐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构要素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以及它们的相互协调,和谐统一等等。 英国全国课程委员会主席大卫.柏斯卡就曾指出:教育不能与道德想脱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也指出: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直到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道德.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宣传动员、实际中,我们都能够意识到德育对于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当然,务实教会我们适时践行。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等,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关于学校德育的一
6、套理论,并且,其学校德育亦在各方面关注中不断发展。尽管在发展,却依然不可避免有一系列问题出现,一系列问题不断突显: 1980年,我国刑事犯罪人数为59万,其中,青少年(14-25岁之间)犯罪人数36万,占60%,青少年犯罪人数中未满18岁的少年罪犯有12万人。到1995年,全国刑事犯罪人数达145万,其中,青少年犯罪人数82万多人,占56%,青少年未满18岁的少年罪犯有17万多人。从1980到1995年的16年间,青少年犯罪增加127%,未满18岁的少年罪犯增加41%. 我过目前的教育,距“以学生为本”还有一段距离,在以“教学大纲为主”的情况下,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人生观
7、等的教育。当然,中国教育目前还有一个极大的缺陷,不注意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即便是灌输了道德理论知识,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当然也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道德理念。道德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又是人们分辨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在现实情景中,有关道德问题总是以极为复杂的形象呈现出来,若是一味灌输、封闭式的教学,必将忽视现代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事实,还是道德之固有的主体性本质以及现代社会对自主、自由和创造精神的呼唤而在解释现实的社会道德问题,解决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冲突面前,很难充分发挥其传递时代精神,塑造时代品格,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作用。这种类似的专制的,教条式的直接德
8、育必将是行不通的。此外,还有不注重对青少年有效地进行法制方面的宣传,也即使没有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年龄以及个性实际。 再看美国,在教育上更加主张民主的经济强国,他的青少年在道德问题上的表现: 在过去的30年间,男性自杀与杀人死亡人数分别以441%和479%的比率增长着。而自1980年以来,18岁以下青年被拘捕率也增长了38倍。同一时期,少女未婚生育人数增长率以每年621%的速度快速增长。在这些青年越轨行为大量出现时,青少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态度普遍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调查显示:1976-1986年,高中生认为“有钱”是非常重要的人数几乎减少了一半。最近一次他们的大学新生问卷调查表明,“想利用在大学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行性报告 浅谈 学校德育 必要性 可行性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