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渠泵站工程规模设计方案.docx
《排水渠泵站工程规模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渠泵站工程规模设计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排水渠泵站工程规模设计方案第一节排水规划一、雨水排放现状沙市城区(30km2)、新北区(34km2),工业新区(28km2)及高速公路以北农作区(9km2)总面积lOlkm?范围内的雨水通过雨水管道或明渠收集,就近排入内河水系或湖渊水体,通过调蓄或转输,排入豉湖渠,最后汇入四湖体系。豉湖渠是四湖总干渠的排水支渠,起于沙市城区中部,连通西干渠和总干渠,总长23. 5km,是沙市城区、新北区及工业新区排除雨水的唯一通道。豉湖渠(南港桥处)现状渠底宽约28. 50m,渠顶宽61.85m,现状渠底高程24. 05m,现状堤顶高程30. 50m,常水位25. 50m,最高水位(2003. 7. 12)
2、29. 70m,设计过流量80m/s,设计最大洪峰流量128m3/s。二、排水规划市城市排水规划和工业新区建设规划确定的城区排水的指导思想为:提高水系调蓄能力,消减洪峰流量;采取工程措施沟通内河水系,提高排水泵站抽排能力;汛期采用低水低排,高水高排,平常采用重力自排。豉湖渠为沙市城区,新北区及工业新区排除雨水的唯一通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豉湖渠和西干渠的河道应承担城区的泄洪流量各为20. 0m3/s。但当四湖总干渠处于暴雨洪峰流量时,豉湖渠、西干渠泄洪将受顶托,城区排水规划在豉湖渠设置节制闸和雨水泵站,当城区排水受顶托时,关闭节制闸,由豉湖泵站抽排,以保证城区在汛期不渍水。第二节泵站建设必要性
3、市城区地处江汉平原,城市排灌输能力受流域水系制约,当四湖流域水系处于洪水位时,城市排水受下游高水位顶托,而现有的排涝泵站排水规模太小,且分散布置,总抽排规模为23.4nr7s,沙市大部分城区、新北区及工业新区总面积lOlkm?范围内的雨水在汛期由于下游顶托无法自排,造成大部分地段被淹,如江津路为城区主要交通干线,在汛期每年被淹数天,大街上污水横溢,交通中断,部分企业被迫停产,部分居民家中进水,城市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国家、集体及个人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急需在该区域的下游排放口设置节制闸和修建泵站抽排,以降低城区下游排放口水位,保障城区雨水排放通畅。第三节泵站规模一、雨水流量的计算1、基
4、本参数雨水设计流量计算公式:Q=-qF (升/秒)式中:力一一径流系数,取0.65q设计降雨强度(升/秒-公顷);F汇水面积(公顷)。暴雨强度公式:q=684. 7 (1+0. 854Lgp) /t0-526式中:p设计降雨重现期,取1年;t降雨历时(分钟);2、雨水设计流量按照工业新区排水系统规划,工业新区排入豉湖渠的雨水汇水面积约28平方公里,雨水设计流量84. 21m3/秒,加上高速公路以北农作区雨水流量7. 25nr7秒,雨水总流量为91.46nr7秒。二、调蓄库容的计算根据工业新区排水规划,在豉湖渠两侧分别设调蓄水体,以削减排入豉湖渠洪峰流量。调蓄水体结合规划道路排水管渠和现状地形,
5、分别在豉湖渠以北设置二片,豉湖渠以南设置三片,调蓄库容计算如下:计算公式:V= (1-a ) I Qmax . T 0式中:V调节池容积(m3)Qmax调节池上游干管的设计流量(m/s)T 0相应于Qmax时的设计降雨历时(S)a下游干管设计流量的降低程度调蓄库容计算表编号Qmax(m3/ s )出流量Q,(nf/s)a1 o(s)V (万m3)调蓄水深(m)调蓄水体面积(ha)119. 592.00. 1050308. 390. 516. 78218. 252.00. 1154008. 270. 516. 5438. 941.00. 1152023. 890. 57. 78422. 68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排水渠 泵站 工程 规模 设计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