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污染防治条例.docx
《扬尘污染防治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尘污染防治条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扬尘污染防治条例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扬尘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印发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防治扬尘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扬尘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本条例所称扬尘污染,是指建设工程施工、建(构)筑物拆除、物料运输和堆存、公共场所和道路保洁、绿化作业、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等活动以及因裸露地面、建筑物表面在自然或者人力作用下产生的颗粒物对大气
2、环境造成的污染。第三条【目标原则】 扬尘污染防治应当遵循政府主导、防治结合、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第四条【层级责任】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全市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建立扬尘污染防治统筹协调、长效管理、资金保障和信息共享机制,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总体方案,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协调跨区域扬尘污染防治,并将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县(区)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根据市扬尘污染防治总体方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在县(区)人民政府领导及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本辖区的实际,组织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开展扬尘污
3、染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劝阻、报告扬尘污染违法行为,并配合依法进行处理。第五条【部门职责】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公路事业、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市场监督管理、财政、科技、农业农村、商务、水利、气象等部门(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宣传引导】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全社会扬尘污染防治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加强扬尘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扬尘污染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第七条【科研支撑】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研发、推广和应用扬尘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挥科学技术在扬尘污染防治中的支撑作用。第八条【企业责任】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履行扬尘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制定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污染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第二章防治责任第九条【建设单位责任】建设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开展建设项目扬尘污染评估,将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列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二)将扬尘污染防治费用作为不可竞争性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实行单列支付,并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扬尘污染防治费用支付计划,按时足额支付;(三)将施工单位的扬尘污染防治
5、责任列入招标文件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要求投标人和施工单位制定具体的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四)将扬尘污染防治内容纳入工程监理合同;(五)监督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监督监理单位按照合同履行扬尘污染防治监理义务;(六)暂时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对裸露地面进行覆盖;超过三个月的,应当进行绿化、铺装或者遮盖。第十条【施工单位责任】施工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承担施工期间扬尘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报负责监督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的主管部门备案,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二)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公示施工现场负责人、环保监督员、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监督
6、管理部门及举报电话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三)扬尘污染防治经费专款专用;(四)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实施方案,根据重污染天气预警等级和应急预案要求,采取相应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第十一条【监理单位责任】监理单位应当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工程监理细则,对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污染防治经费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理。对未按照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施工的,监理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改正,情节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拒不改正的,及时报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第十二条【运输单位责任】运输单位承担散装、流体物料运输作业期间扬尘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第三章防治措施第十三条
7、【施工扬尘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下列规定:(-)施工现场周边按照规范设置硬质密闭围挡或者围墙;(二)施工工地出入口、材料堆放区、材料加工区和主要道路等全部硬化,并辅以洒水、喷淋、冲洗等抑尘措施,确因生态和耕种等原因不能硬化的,应当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抑尘;(三)在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建筑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采取遮盖、密闭或者其他抑尘措施;(四)施工现场应当专门设置集中堆放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场地,并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采取围挡、覆盖或者绿化等措施;(五)施工现场出口处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并配套设置排水、泥浆沉淀设施,施工车辆不得带泥上路行驶,施工现场道路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扬尘 污染 防治 条例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