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docx
《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近年来,浙江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深化发展“浦江经验”,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下沉到一线,在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浦江经验”从点上做法到面上举措、从一域破题到全省实践,在新时代持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浦江经验”的缘起和实践本世纪初,全国各省信访量普遍呈现上升势头,浙江作为市场经济先发省份,各类矛盾问题暴露更多。浙江省委决定在全省实行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让“领导多下去、群众少上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第一次下访就选择到情况最复杂、矛盾最尖锐的浦江县。下访前,他特别强调要让全县上下都知道,提前10天大范围发布下访公告
2、,并于下访前3天再次发布公告。2003年9月18日,他带领省直部门和市县领导一天接访436批667人次,当场解决91个老大难问题。习近平同志亲自接待9批20余名来访群众,解决了20省道改造工程等一批久拖不决的难题。之后连续3年,习近平同志先后到临安市、德清县、衢州市衢江区进行下访,实实在在为基层群众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在习近平同志的率先垂范下,领导下访在浙江全省推开并成为一项制度,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下访蔚然成风。各级领导干部直奔基层、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直接解决问题,面对面听民声、心连心解民忧、实打实惠民生,逐步形成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
3、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2005年全省信访量自1992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非正常上访量从最多时的全国排名第3位后移至第30位,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取得明显成效。作为“浦江经验”的发源地,浦江县不断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坚持把常态接访和定期约访、重点走访、领导下访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访前调查准备+访中会商研究+访后限期办结”工作闭环,把群众的一件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舒心事、幸福事。2017年,浦江县从全国“信访大县”跻身全国信访工作先进行列;2023年,浦江县群众满意度为金华市各县(市、区)第一。20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续丰富和发展“
4、浦江经验”,先后制定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等制度,省级领导每半年安排1次下访,省委常委同志带头到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30个县(市、区),市级领导每季度1次、县级领导每月1次接待群众来访,提前公告、随机接访、跟踪落实,对群众的反映“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同时,部署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乡走村、乡镇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机制,推动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推进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化解矛盾纠纷。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推动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2003年以来
5、,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共疏导化解20余万件信访事项,群众满意率达85%以上。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浙江把自上而下的“浦江经验”和自下而上的“枫桥经验”并行起来,把干部主动下沉服务和强化群众自治活力结合起来,形成互为补充的闭环体系,创造了基层治理新模式。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把深化发展“浦江经验”作为重要内容,组织领导干部到浦江县进行蹲点调研、现场学习,推动传承发扬“浦江经验”,强化下访接访的工作导向,下沉一线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浦江经验”的有益启示“浦江经验”是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真下真访 民情 实心实意 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