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进展.docx
《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进展.docx(2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研究进展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3,其中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海洋探测的科学意义、经济效益和战略地位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海洋科学关键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当务之急。未来谁能够拥有以及控制更广阔的海洋,谁就可以更多地掌握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生存空间。目前对海洋进行探索,主要有海底观测网、自主式水下航行器(AUV)、载人潜水(HOV)和遥控潜水器(RoV)等水下移动运载平台。而水下通信系统则是水下监视和数据传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传统的有线通信技术采用电缆或光纤实现通信,但在水下难以应用且安装设备复杂、维护困难
2、;水下无线通信技术作为现代海洋探索中一种高效便捷的数据传输技术,避免了线路冗杂和维护困难的问题,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已经在水下环境检测、水下导航、水下传感器网络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B5G/6G的发展,各种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更加密切,人们在陆地上建立起完备的智能通信网络系统,如何把它成熟应用到海底的通信系统之中,也将成为以后水下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中简述了3种水下无线通信方式的性能比较以及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考虑到外部环境会对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造成影响,对海水的光学特性和湍流等情况分别展开了介绍。同时,针对业界对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展开的研究工作,主要阐
3、述了光源、调制、信道编码、探测等关键性技术的相关性能比较以及研究进展。未来水下无线光通信系统将会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希望能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实用提供参考。一、水下无线通信的方式水下无线信息传输方式多样,根据通信载体的不同,大致把水下无线通信的方式分成:水声通信、水下射频通信以及水下无线光通信。表1是3种水下无线通信方式之间的性能比较。结合自身的优缺点,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合中。表13种水下无线通信方式参数声通信射频通信光通信传输速率kbit/sMbit/sGbit/s传输距离kmIOmIOrnIOOm通信容量小大大时延大大小哀减大大小(蓝绿光)带宽小小大功耗高高低回水声通信水声通信是使用时间最长、
4、技术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泛和传输最远(可达数IOkm)的一种水下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以声波为载体进行信息传输,针对不同传输距离,可采用不同的声波频段。而水声信道也存在复杂性和多变性,对于不同频段,水声通信会存在不同的频率衰减;同时,声速也有小尺度的时变性。此外,水声通信也存在带宽低(约千赫兹量级)、速率低(几百kbit/s)时延高、衰减大和多径效应严重等缺点,并且声波对海洋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水声通信系统设备体积庞大,功耗也较高。团射频通信射频是频率范围为300kHz-300GHz的高频电磁波。水下射频通信以射频为载体,有更容易跨过海水与空气界面、无须链路精确对准、对海洋生物无影响等优点。但由于
5、海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射频波在水下传输时被严重衰减,因此这会严重限制通信系统的距离。而且在射频通信中,往往需要用大尺寸的天线和高发射功率来补偿天线损耗,所以无法适用于长距离低损耗的水下无线通信系统中。团光通信针对水下环境特点,水下无线光通信主要采用蓝绿光作为载体。1963年,DUNT1EY等人研究发现,海水在蓝绿光波段(45Onm550nm)存在一个低损耗窗口。如图1所示,相对于其它波段的光,它在海水中的衰减最小,在水下传输时不仅穿透能力强、方向性好,而且时延低,这一现象的发现也为此后水下无线光通信的研究发展提供基础。相较于水声通信以及水下射频通信而言,水下无线光通信带宽更大、抗干扰性更强,能
6、做到实时信息传输,同时收发设备体积较波长um图1海水在蓝绿光波段的低损耗窗口随着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美国海军率先对其展开研究,提出了激光对潜艇通信方案,并证实此方案的可行性,接着实战演习了蓝绿激光对潜艇通信系统性的综合实验,完成了水下无线光通信的初级阶段。美国多所研究机构和其它国家也相继对水下无线光通信技术开展了大量研究。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在3.6m水箱中实现500kbits的数据传输。美国海军空间和海战系统中心的研究人员对1064nm的激光二极管(1D)倍频,得到532nm绿光,并在2m长的水箱中进行实验,测出其通信速率可达1Gbit/So日本山梨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
7、光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正交频分复用(IM/DD-OFDM)技术,在405nm1D通过4.8m的水下信道中,获得145Gbits的通信速率。图2为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实验流程图。研究人员使用T0-9封装的520nm绿光1D实现7m的水下通信,得到高达2.3Gbits的通信速率。在实际海域测试中,日本海洋与地球科学技术研究所在700m深的海水完成长达120m20Mbits的数据传图2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实验框图相较于国外,国内对蓝绿激光水下通信相关研究开展较晚,但也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中国海洋大学研究人员设计一个由89C51单片机控制的全双工水下激光通信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地消除水下背景光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下 无线 光通信 系统 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