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诗词宝典——收尾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写作诗词宝典——收尾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公文写作诗词宝典一收尾篇目录一、坚持(积累)二、鼓舞(激情)三、展望(信心)四、总结一、坚持、积累1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出处:北朝齐刘昼刘子新论崇学。原文:“故为山者,基于一簧之士,以成千丈之峭;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释义:凿井的人,都是从很浅的土坑开始挖的,最终挖成了极深的井。比喻:每件事情几乎都是从极小的地方开始的,只有坚持不懈,最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用法提示:如果轻视初始的细微积累,不屑于平日的具体努力,却企图于一朝之间突然成就大事业、大学问,那只能是白日做梦。这个道理很常见,但是这句话不常见。它既讲明白了道理,又不落俗套。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用于劝
2、学,也可用于谋事,也可用于学习方面,如培训班动员大会、新员工入职仪式上的讲话;在工作方面能用的场景就更多了,如要求干部员工“将改革进行到底将项目建设到底”的时候,用起来言简意赅、入木三分。2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处:春秋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大雅荡。原文:“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释义:人们做事大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很少有人能够善始善终。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用法提示:可能很多人看到这句话都会感同身受,一个新的事物兴起,开始总是会有很多人做;不久之后,能剩下一半的人就不错了;再过一段时间,就更没几个人了。为什么那些关于“
3、坚持”的名言警句还在一遍一遍地被人反复使用,或是写在本子上,或是贴在桌子上,就是因为坚持不下去的人太多了。在公文写作中,最适合引用“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情况是: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如反腐倡廉、改革开放。3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出处: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原文:“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释义:如果水积聚得不多不深,那么它就没有负载一艘大船的力量了。比喻:要想获得成功,必须积蓄深厚的力量。用法提示:水与舟是比喻中常用的喻体,尤其是水,因为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和生活息息相关,会让人有更好的
4、理解和想象,最常见的就是李世民的“君,舟也;人,水也工古文中,句子中间带有“也”字,会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即使很生硬的语言听起来也不会很生硬。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用在发言稿的末段段首,暗有安慰之意,表示即使目前没有做出很出色的成绩,也不要灰心,重要的是厚积薄发,坚持到底。4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释义: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比喻:每一件事情都是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的,经过逐步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用法提示:为什么没有
5、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呢?因为这句太俗了。有的时候,用典不仅要用得准,还要用得奇,用不常见的话表达常见的道理,才会脱颖而出。“合抱之木”九层之台”这类远大的事情,都是以“毫末”“累土”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一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5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出处: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原文:“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诅可待。”释义: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东海。象征着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沧海”,即东海。用法提
6、示: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出自山海经北山经,后世收录之书不绝,如葛洪抱朴子、张华博物志等。茅盾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为什么说是“道德意识”呢?因为这个故事彰显了一种伦理道德品质,一种人类的永恒的独有的精神气质。在公文写作中,这联诗可用于鼓励大家不要自怨自艾,要努力坚持下去。比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我们要不弃微末、不舍寸功,即使再难再苦,也要坚持到底。6 .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出处:东汉王充论衡状留。原文:“阳温阴寒,历月乃至;灾变之气,一朝成怪。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释义:河冰的冻
7、结,不是一日的寒冷所致;积土成为高山,不是一会儿的工夫就能完成。比喻:事物的形成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形容成绩取得实属来之不易。用法提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最原始的出处就在“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不过,前者多说坏事,后者则常说好事。而“积土成山”,则出自荀子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在公文写作中,凡是与“量变”“质变”有关的事情,全都能用到这句话。比如,“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必须始终保持一份坚忍执着,巩固反腐败取得的压倒性胜利。7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出处:战国荀子
8、荀子劝学。原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释义: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会成功。用法提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投机取巧也许能够赢得一时,但是终不长久。苦熬不如苦干,这个时代需要真正有能力,而且能干事、干好事的人。只有做到了一定的程度,才会“清风自来工在公文写作中,你可能见过太多强调量变的句子,而这句,则是强调质变。比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从“压倒性态势”到“压倒性胜利”,关键表述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反腐败斗争成果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转变。势头喜人,更要
9、保持战略定力。8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告子上。原文:“孟子日: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释义: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做事无恒心,难以收效。“暴”通曝”,成语“一曝十寒”即出自于此。用法提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要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厉害的还会用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比如孟子,他非常善于通过打比方来发表议论,所以他的文章一般都很有趣味。在公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孟子举的这个是反面的例子,所以我们也要反着用。除了学习,这句话还
10、可以用在深化改革、反腐倡廉等多个方面。比如,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不能“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否则将会一事无成。9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出处:唐魏徽谏太宗十思疏。原文:“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释义:有良好开端的实在很多,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却十分少。形容坚持做好做完一件事情是大难事。用法提示:李世民并不一直都是“唐太宗”,光环也有暗淡的时候,他也会懒惰,也会享受。所以每到这个时候,魏徵就会站出来。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其中的一次苦心劝谏,先扬后抑,颇有成效。在公文写作中,可以用这
11、句话来勉励大家,坚持到底。对象可以是季度、年度项目,也可以是没有时限的事情。比如,“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防腐戒奢不容易,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我党必须一以贯之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人民交出管党治党新答卷。U).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劝学。原文:“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释义: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比喻:学习工作贵在不断积累。用法提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12、;在做事的时候要不怕苦不怕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的人生梦想殿堂。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重在积累,可以用在读书、学习、工作、努力等各个方面。比如,“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做学问是一件积少成多、持之以恒的事情,也是一个辛劳的过程。如果心浮气躁、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做好学问的。U.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劝学。原文:“故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释义:骏马一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也能到达目的地),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比喻:做事应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用法提示:
13、骐骥是千里马的别称,出自屈原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后来也比喻贤才,如韩愈的马说。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比较适合用在那种与人较量、比试的场合。比如,“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功在不舍。”科技竞争就像短道速滑,我们在加速,人家也在加速,最后要看谁速度更快、谁更能持久。1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处:战国荀子荀子劝学。原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释义: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比喻:做事情要持之以恒,不能轻言放弃。用法提示
14、:朽木,即如它的本义,腐朽的木头;常比喻不堪造就的人,如论语公冶长:“子日:,朽木不可雕也。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也比较长,也是在说坚持,不过它侧重的是坚持与不坚持的对比、努力与不努力的对比,后面的内容也可以是与“对比”有关的。比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敢于担当、勇于超越、找准方向、紧抓不放,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13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原文:“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释义:如果对事情的完成过程能像对开始做它时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做不成的事了。比喻:善始
15、善终,才能成功。用法提示:一位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运动员在分享经验时,强调了两个字:下山。说明“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也启示人们,如慎初而未能慎终,往往容易酿成人生之憾。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来从正面鼓励大家,要想避免功败垂成,重在做到慎终如始。这句话还可以用在一个时间段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可以指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比如,“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从一辈接着一辈干的愚公精神,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都提醒我们:目标不变、方向不偏、干劲不减,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14 .君以此始,亦必以终。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楚庄)王见右广,将从之乘。屈荡户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自是楚之乘广先左。”释义:事业或人因此而兴,也因此而亡。现多比喻:有一个好的开始,就要有一个好的终点。用法提示:鲁宣公十二年发生了一件大事:町之战,也叫两棠之役。战争双方是晋国和楚国,结果楚军大败晋军。当时,楚国军制分左广和右广,期间,楚庄王想乘坐右广,被楚国大臣屈荡阻止了,理由是应该从一而终。所以从那以后,楚国的乘广就改以左广为先。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用来强调既然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那么就要坚持下去,以期取得一个好的结果。比如,“君以此始,亦必以终。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