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全唐诗》赞陆羽颂茶经优秀作品索隐钩沉.docx
《茶文化《全唐诗》赞陆羽颂茶经优秀作品索隐钩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全唐诗》赞陆羽颂茶经优秀作品索隐钩沉.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全唐诗赞陆羽、颂茶经优秀作品索隐钩沉全唐诗,总集名,清代彭定求等十人奉敕编,曾经康熙帝作序,故又称钦定全唐诗。全书九百卷,共收唐、五代诗歌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残句一千余条,作者二千八百三十七人。全唐诗中抒写、赞颂陆羽及其茶经的诗作,虽然不多,但出自唐代与茶圣陆羽同一个历史时期的诗人之手,其意义及研究价值就特别重大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19年),最先将“煎茶”写进诗歌:山泉煎茶有怀(全唐诗卷443)白居易的这首茶诗,经常被人引用。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写有一首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见全唐诗卷818)o这首诗写天目山茶,从采后加工成干茶,到制成品饮的茶汤,经用文火生香,煮水用铛,水
2、用寒泉,水开投茶入铛,汤面便有“沫”“花”形成。诗中记述的这一过程,便是采用陆羽首创的“煎茶法”。“煎茶法”详见陆羽茶经。煎茶法通常用饼茶,主要程序有备茶、备水、生火、煮水、调盐、投茶、渝华、洁器、分茶、饮茶等十个步骤。煎茶法一经出现,便受到普遍欢迎,到唐代中后期迅速传遍城乡,流行开来。煎茶法,煎茶之道,可以说是中国茶道形成的雏形,兴盛于唐代、五代和两宋,历时约五百年。皎然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见全唐诗卷821)后来,封演在封氏闻见录中也用了“茶道”一词,但晚于皎然。有学者认为,皎然写的茶诗中,对茶道作了诠释,不仅指茶艺,还包括茶礼、茶韵、茶境、茶禅、养生、修身、茶德等诸方面。今天看来,似乎我们当
3、代学者关于陆羽茶道的研究,并没有超越皎然千多年前设置的关于“茶道”的认知范围。卢仝(约795835年),唐代诗人。王龙、丁文编著的大唐茶诗认为,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见全唐诗卷388)“这首诗实际是以诗注解茶经”。历史学家更认为,唐代茶业的兴盛与发展,受三件大事的重大影响:一是陆羽茶经的问世;二是卢仝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带来的社会效应;三是赵赞“茶禁”(征茶税)。唐代饮茶之风兴盛,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茶,于是唐德宗李适于建中四年(783年)征收茶税,并建立茶税法。茶税为国库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也加重了茶农的经济负担,但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和促进茶业发展的作用。皎然的饮茶歌送郑容(见全唐诗卷82)中有“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唐诗 茶文化 赞陆羽颂茶经 优秀作品 钩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