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胜县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武胜县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4第一节发展基础4第二节面临形势6第二章总体要求6第一节指导思想7第二节基本原则7第三节主要目标8第三章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层基础9第一节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9第二节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服务质量9第三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互联互通10第四节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融合发展10第五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建设11第四章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11第一节增强普法工作质效11第二节加强法律援助工作14第三节创新升级新时代人民调解工作15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
2、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广安市“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武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武胜县委办、政府办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武胜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改革创新、统筹协调
3、,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提高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普惠、精准、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实体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热线平台咨询数量快速增长,网络平台服务稳步提升。依托县法律援助中心,规范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依托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建立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3个;依托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建立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324个,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对接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指派专人负责,提供全天候24小时在线服务,接听市级平台转发、指派、分流的相关法律服务事项,累计接听解答咨询电话2千余人次,满意率
4、达90%以上。充分利用“武胜司法”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T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网络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得到提升。截止2023年,全县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12家,法律服务人员65人,办理案件2.6万件。人民调解组织362个,人民调解员2045名,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4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8%o设立各类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室(角)694个,建设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大院等15个,创作拍摄法治微视频微电影46部。年均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900余场(次),“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覆盖面不断扩大。在看守所、法院、检察院等设立律师值班室3个。多形式推进村(社
5、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法律援助提质增效,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025件,实现应援尽援。试点推进远程视频公证、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律师调解、公证“最多跑一次”、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等。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律师队伍不断壮大,公证机构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基层法律服务行业活力增强,人民调解机制不断健全,法律服务质量和公信力不断提升。1名司法所同志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1名人民调解员荣获司法部表彰“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1名公证员荣获四川省公证协会表彰“四川优秀青年公证员”。“十三五”时期,武胜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短板和不足: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发展
6、不平衡;公共法律服务队伍整体水平不高,高端法律人才和涉外法律专业人才匮乏,队伍结构尚需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滞后,服务智能化、精准性有待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运行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个别部门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认识不到位,协同参与力度不够等。第二节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社会治理风险挑战增多,城乡形态深刻重塑、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对公共法律服务提出新要求,需要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更加充分、优质、便捷。广泛应用新技术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供新支撑,推进数字化赋能
7、,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方式的创新注入新的动能。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党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加快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全业务、全时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增加和优化服务供给,稳步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
8、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胜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第二节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的体制机制,确保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为目标,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统筹协调。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格局,加强整体统筹、协调推进,激发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积极性,做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9、促进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形式和供给模式,有效提升服务总体供给能力水平,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发展。第三节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服务设施全面覆盖,服务网络互联互通,服务供给持续优化,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繁荣和谐武胜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为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
10、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表1“十四五”时期武胜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发展指标类别指标2023年情况2025年目标1.普法依法治理法治文化阵地覆益率(%)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覆盖率(%)0100县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覆盖率(%)20100乡镇宪法或民法典主题普法阵地覆盖率()21100村(社区)骨干“法律明白人”数量(人)25村民小组(小区楼栋)普通“法律明白人”培养率(%)301002法律援助人均法律援助经费(元)0.81.23.人民调解服务全县专职人民调解员数(名)25324.律师法律服务每万人拥有律师数(名)0.6915.公证服务公证机构标准化建设率()01006.公共法律服
11、务平台建设规范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率()8()100第三章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层基础第一节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构建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支撑,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基础,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基点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推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突出实用性、专业性法律服务功能,完善无障碍功能,发挥中心提供综合服务、统筹调配资源、指导监管乡镇和村(社区)平台运行等职能,将其打造成县域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枢纽和指挥协调平台。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功能作用。坚持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与司法所一体规划、一体建设、融合发展,优化功能设置、人员配置
12、,实现资源共享。依托村(社区)法律顾问,强化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服务指引功能,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与法律顾问工作有效衔接。第二节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服务质对接市级“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增强工作力量配备,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按照统一标准提供“7x24小时”服务,及时办理市级平台转发、指派、分流的相关法律服务事项,为群众提供在线咨询解答、在线服务办理、信访及投诉指引等。加强专家坐席人才建设,不断提升法律咨询服务质量,扩宽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纠纷调解、法治宣传、法律援助、服务投诉等综合性服务功能。第三节推进
13、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互联互通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充分利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触摸查询一体机查询T2348”四川法网。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向基层拓展,发动村(社区)法律顾问宣传推广“12348”四川法网,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微信平台全覆盖,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机构查询和导航等在线公共法律产品供给。探索在村(社区人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等配置自助法律服务设备,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第四节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深度融合,以数据集中和数据共享为桥梁,实现设备升级和功能优化。汇聚三大平台的法律服务需求、法律知
14、识资源和智力成果,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事项跨平台、跨层级、跨业务协同办理,形成“统一受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反馈”的服务闭环,实现服务需求信息在三大平台和法律服务机构有效流转,推进公共法律服务融合发展。探索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与诉讼服务、公共安全服务、检察服务、诉源治理、基层综合治理、政务服务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第五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建设强化新技术创新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赋能,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按照全省重要业务应用分布部署,深化律师、公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远程会见、综合指挥
15、等应用智慧化建设。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应用,积极配合建设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公共法律服务指挥调度网络,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移动端功能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事务”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重点发展公共法律服务自助设备、智慧平台、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网上超市等智能化产品运用,提供灵活多样的远程服务、自助服务、个性服务。专栏1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基层基础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提档升级工程。建成具有“线上线下法律咨询+办事”等服务功能的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与法律顾问工作有效衔接。“枫桥式司法所”建设工程。力争创建1个省级“枫桥式司法所”,5个以上市级“枫桥式司法所”。第四章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第一节增强普法工作质效实施公民终身法治教育。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夯实法治建设基础。以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和基层组织负责人等为重点,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充分运用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系统,广泛开展线上学法考试,提高国家工作人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