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学发展之路走进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docx
《探索科学发展之路走进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科学发展之路走进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docx(2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探索科学发展之路走进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走进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与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进展上水平,文化部、财政部在2011年共同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要紧内容是: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进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
2、径、积存经验。创建工作关于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与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整合、集成“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好地研究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进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确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说明这项工作已经由文化系统的部门行为上升为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示范区创建工作引起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各示范区创建城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第一批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由市委书记或者市长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就有23
3、个,并首次全部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制定下发了创建规划与创建方案,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文化、发改、财政、人事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创建工作格局。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各地公共文化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服务供给等各个环节的任务都得到了明确,体系化、定量化、指标化程度明确提高,有效推动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浙江、江苏、上海、湖北、重庆等省份还参照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机制与标准,全面启动了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了文化部门层层推动创建、全国各地积极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从创建工作情况看,各示范区创建城市将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文化大进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转变进展方式的重大
4、举措、构建与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推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跨越式进展。一是撬动地方大幅投入。粗略估算,首批中央财政3.05亿元示范区创建补助资金撬动了31个城市财政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均以创建工作为契机,推动落实了中央关于“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政策要求,部分创建城市2011年比2010年文化事业费投入实现了翻一番。二是设施建设大幅提速。通过开展创建工作,许多示范区创建城市将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并加快施工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至少提速5年,很多创建城市启动了
5、一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了跨越式进展。同时,按照创建指标要求,各地还采取了一系列“固强补弱”的措施,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提高设施体系化水平,推动了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均衡进展。三是突出矛盾加快解决。如各创建城市纷纷增设编制,落实创建标准中每个乡镇文化站配备3名专职人员、每个社区配备很多于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的要求,使长期存在的乡镇文化站无人员编制与村(社区)无配置文化管理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此外,很多创建城市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等难题进行了制度设计研究,并上升为政府文件,形成长效机制。本报选择了部分创建示范区进行介绍,希望通过具体而丰富
6、的创建举措,展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成都:创新理念引领全市文化总动员“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进展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正从欣欣向荣的建设期,高速迈进全面进展的平衡期。文化设施标准全市统一从2003年成都市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开始,成都市就以构建惠及人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牵引,把建设基层公共文化阵地与长效保障机制作为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工作目标。2009年,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飞猛进,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阵地、人员、经费、活动“四落实:2010年成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形成了“城市、区(
7、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圈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如今,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如何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让公共文化设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成了当地文化部门的工作重心。为了保证公共文化设施使用到位,成都市文化局统筹全市文化部门,在设施建设、经费保障办法上实现了全市统一,并对全市所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设置与服务职能进行了统一规范;在人员配备上,乡镇、街道基层文化站与文化中心人员配备纳入了乡镇、街道政府人员序列;在设施配备上,成都市统一安排部署,各区县财政统一安排支出,为各地文化站、文化中心配备基本设备;在经费落实上,成都在全国率先正式设立乡镇(街
8、道)常年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按照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8元、6元的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在管理办法上,成都市对基层文化站、文化中心的公共文化设施出台了有关管理办法与奖惩措施。2011年,成都在全市评选了50家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最为突出的文化站与文化中心,并给予表彰。借助社会力量,突破固有阵地“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仅是文化系统内部的责任,更应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都市文化馆馆长贾磊表示,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文化系统内部有限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日常文化需求,如今就需要借助社会各界力量,突破固有的文化阵地,将文化活动开展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探索 科学 发展 走进 首批 创建 国家 公共 文化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