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关于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现状及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3600字.docx
《2023关于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现状及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36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关于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现状及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3600字.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现状及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目录一、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现状2(一)公众参与2(二)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方式2(三)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必要性2二、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一)公民参与立法的信息来源匮乏2(二)公众参与立法意识淡薄3(三)缺乏有效的地方立法信息反馈机制3三、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立法建议3(一)扩宽公众参与立法的信息来源3(二)提高公众参与立法意识4(三)建立民众参与地方立法信息反馈机制4四、结语5参考文献5摘要: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型的重要时期,立法形式也由原来的立法机关主导型逐渐转变为公众参与型。在立法机关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能够参与到立
2、法过程中去,行使立法法赋予的当家做主的权利。但实践中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各种问题依旧不容小觑。本文立足于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现状,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修改的立法法、保障地方立法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产生实际效果的提高。关键词: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困境;对策立法法于2015年3月进行了首次修改,这次修改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极大地扩充了地方立法权,使得一些原本没有立法权的设区的市获得了立法权,掀起了全国范围内地方立法的热潮。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制度不仅仅是保障地方立法权正确行使的重要途径,也顺应了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立法趋势。一、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
3、现状(一)公众参与公众参与制度除了是缓解政府与人民群众矛盾的一种模式,也是代议制民主的有效形式。关于公众参与的定义,学界认为是一种不依靠任何中介力量,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活动,发表意见,影响决策的方式。公众参与制度可以溯源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民主权是公意的体现。政府的权利需要人民赋予。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公众参与是充分反映民意、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二)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方式在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立法调研、论证会、听证会、公开征集立法建议、拨打立法部门官方电话和写网络邮件都是我国公众参与立法
4、的重要形式。(三)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在宪法、立法法的指引下,各地方立法机关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法规,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并引导公众参与到地方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去,保障民众的知情权才是升地方立法的创造力,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实现当家做主。宪法和立法法将人民参与立法的原则直接写进法条中,明确而具体地以法律形式赋予公民立法参与权,保障公民当家做主权利真正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参与立法原则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扩宽公众对地方立法的直接参与的渠道,制定出反映地方民众真实意愿的法律规范,使地方立法更好地被社会公众所接受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使地方法规在地方更好地得到有效实施。二
5、、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问题及成因分析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非常不利于法律在地方的施行,公众参与制度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公民参与立法的信息来源匮乏地方立法机关在立法时专权现象严重,立法时常常忽略向民众公开这一环节,或者是向社会公开的渠道有限,政府公开透明度不够,致使民众与立法者沟通不畅,民众压根没有接触到法律制定的相关信息,更无从参与到立法中去。一些地方立法机关采取的参与方式非常单一,仅在主管部门网站上公布,使一些平时很少上网甚至不会上网的老年公民失去参与地方立法的机会,导致参与立法的人员数量有限,民众在立法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基本
6、可以忽略不计。(二)公众参与立法意识淡薄就以往的立法经验来说,公众认为普遍怕麻烦,认为立法就是立法机关和立法工作者的事,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脱节,而民众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有限,参与立法工作费时费力且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启己提出的立法建议也不一定能被立法机关采纳,极大地打击了民众参与立法工作的积极性,很多民众怀有冷漠心理对待参与立法的活动,放弃了直接参与立法的权利。从历史原因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保守,民众大多畏惧与政府打交道,长此以往,民众都是被动接受政府决策,缺乏参与立法的主动性。此外,在地方政府的立法实践中,立法参与者大多为法学工作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拥有较高的法律专业素养,民众不敢质疑法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关于 公众 参与 地方 立法 现状 问题 调研 分析 报告 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