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位《梯形》说课稿.docx
《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位《梯形》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位《梯形》说课稿.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位梯形说课稿整理版1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狮子坪乡前庄小学王治超2010年4月30日梯形第一课时说课设计狮子坪乡前庄小学王治超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1页中的例1、例2;练习二十一第1,2题。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梯形特征的基础上安排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前面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这部分的内容是以后学习梯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
2、特点:(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由于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梯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表面是梯形的物体。因此向学生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如梯子的正面、板凳侧面、堤坝截面等,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这些物体的梯形,感知梯形的特征。这样安排,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梯形的表象。(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特征。在认识了梯形的基础上,安排动手折梯形的活动,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梯形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再一次丰富学生的感知。抽象出图形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自主地发现梯形的特征,从而形成对梯形
3、的正确认识。3、学情分析: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四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动手、动脑,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特点让他们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归纳等来理解所学知识。二、说教学目标:基于我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探索和交
4、流等活动,认识梯形以及基本特征;通过操作活动(折纸)认识并理解梯形的高。2、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画出梯形的高。3、认识等腰梯形及其特征。4、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关键: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抽象出梯形的几何图形,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和底。教学中将通过观察、动手量、动手折和动手画等教学活动突出
5、重点2、难点:使学生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教学中将通过试一试、画一画、议一议等教学活动力争突破难点。3、关键: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让每个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个性。我力求在本课中体现以下两点:一、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的抽象乃属于操作性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为,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认识梯形,发现其特征。创设观察的情境,让学生情境中体验,获得新旧知识的链接;自己动手制作梯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梯形的一些特点。让学生尽情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是本课教学的主旨。富有活动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梯形 西南师大 四年级 下册 第六 单位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