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时教案.docx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时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七下3.15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二、教学目标1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史实;2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
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3.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如下所示)以及唐、宋、元时期的海上往来图片。“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
3、设海洋强国。”教师导入: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海洋国士,自古以来,中国人探寻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到唐朝鉴真东渡、宋朝海外贸易兴盛到元朝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同样,明朝的几百年间,海洋也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看看明朝是怎样面对海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自主学习】自主预习(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明成祖为了,“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2、时间规模14051433年,郑和先后次下西洋。3、航行地区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4、地位及影响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不
4、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惊现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2、抗倭经过在东南倭寇最猖獗之时,明朝派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操练阵法,组建“”。1561年,戚继光在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家军消灭了福建、广东的倭寇,倭患基本解除。3、性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的o()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广东的居住权。【讲授新课】
5、一、郑和下西洋1、概念解析:大家知道西洋指的是什么地方吗?从这幅地图中找一下?从地图可以看到:明朝人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称为“西洋”。那明成相为何要派人下西洋?下西洋的人是谁呢?同学们可以结合史料来思考。2、通过史料可以得知,出使西洋的目的在于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奇珍,因而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你回答的很准确,请坐。3、郑和是谁?同学们快速浏览简介,对他作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通过简介可以知晓那些以三宝命名的建筑是纪念谁的?没错,关B和,小名为三宝。那郑和在下西洋旅途中做了什么值得这些国家纪念他呢?4、下面我们通过郑和下西洋视频来了解一下,也希望同学
6、们在观看视频时用表格归纳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规模、人员和交流物品这些基本信息。5、同学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1405年到1433年,连续7次,人数高达27000多人,最多时有两百多艘船,用中国比较名贵的物品比如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各类物品或是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或是互通有无,互补互利,而且先后到达了亚洲和非洲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你观看视频很认真,请坐。6、表格对比:那大家来看中西方航海对比表,可以看出西方均是晚于我们,而且他们次数人数都是少于我们,关键在于他们是带有侵略性质的,因此郑和是东西方航海的第一人,性质是友好往来,而西方则是殖民侵略。5、
7、创设情境在西方之前,我们就进行了如此规模浩大的航行,假如你是郑和船队的一员,你能否画出船队航行的路线简图?并思考有何困难。给大家三分钟时间。同学们画的都非常好,有谁可以说说在这路线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最后一排这位同学你来说,这位同学说海上航行可能缺少淡水、食物和药品,也可能和其他国家语言不通,在海上可能也有风浪,迷失方向的可能等等,请坐。6、那面对如此多的困难,明朝为何能组织规模如此大的远航,大家可以阅读材料进行思考。明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经济实力足以支撑这规模浩大的航行。再次是在科技方面,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以及地理知识丰富和指南针应用都为远航创造了条件。当然也离不开郑和本人个人品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时教案 15 明朝 对外 关系 课时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