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之什.docx
《水果之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果之什.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水果之什香蕉1984年初夏,在江苏睢宁乡间的一所民办小学,我见到了丁玉兰老师。说是学校,其实只是三间新建不久的砖木房,窗玻璃都还没有安上,钉着塑料布,呼扇呼扇的,在阳光下闪着光,有些刺眼。她是这所小学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唯一的一位老师。1965年春,她开始在这里任教。那时所谓的学校,是生产队破旧发霉的仓库。每月工资5元,要交出其中的3元给队上记工分。仓库实在太破了,两年后,她拆掉家里的两间小房,盖起两间泥草房,作为新教室。1983年,她拿出家里积攒的1500元,又借了600元,把这两间泥草房拆了,盖起了我眼前的这三间红砖房,这是她多年的心愿。她对我说,教室总该有明亮的窗子。这时的她,已经是四个孩
2、子的母亲,也是一位教了两百多名毕业生的老师。1984年春,她被评为优秀教师,出席徐州市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她从来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最远只到过县城。出门前,丈夫给了她50元,让她到徐州给孩子买点儿吃的,也给自己买件新衣服。第一次来到大城市,见到这么多的车,这么多的人,她挺害怕,过十字路口、走斑马线,都要拽着别人的袖口。会议结束那天,她看见几个也是从农村来的老师买了香蕉,黄澄澄的香蕉,闪着光,在眼前晃。她忽然想,自己的学生从来都没有见过香蕉呢,便也去买了四斤,带回去让学生们尝尝。她带回这四斤香蕉,却忘记了给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买一样东西。50元,只花了几元钱。丈夫问她:“你买的东西呢?“她从书包里拿
3、出来的,只有香蕉。一晃,39年过去了。想起丁玉兰老师,就想起她买的那四斤香蕉。山竹山竹号称“水果皇后”。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吃。它是热带水果,以前在北京很少见到。孩子考上大学的那年暑假,我带他到昆明玩。去大观楼的路上,见前面一个挑担的小贩,扁担颤颤悠悠,两个萝筐随之上下颠簸,波浪一样起伏。孩子一眼看见萝筐里装的是山竹,冲我喊了一句:“爸,看,山竹!”我们紧走几步,追上小贩,叫住他,一问价钱,比北京便宜多了,便一下子买了好多,装满一塑料袋。我们一边走,一边剥开山竹往嘴里塞,然后把外壳丢进塑料袋里,再从袋里找出山竹,接着吃。山竹和外壳混在一起,外壳越来越多,山竹越来越少,直至吃光。这时,大观楼到了。
4、山竹的果肉很白,很绵软,汁水很多,甜中带一点酸,那种酸甜调和的味道,真是难以形容的和谐,没有一种水果能与之媲美。山竹的果肉,像蒜瓣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有五瓣、六瓣和七瓣之分,五瓣的居多,七瓣的很少。底部有梅花一样的几个小瓣,瓣数和果肉瓣数一致。孩子吃到一个七瓣的,就会高兴地叫起来,就像见到丁香花里的六瓣丁香让人欢喜一样。六瓣丁香,代表着爱情。那一年夏天,昆明街头的山竹,我和孩子吃美了。25年过去了,孩子长大了,再也没有一次吃下那么多山竹。桂味荔枝荔枝的品种很多,北京卖得最多的是妃子笑,北京人也最认妃子笑。这或许是因为杜牧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于深入人心。荔枝上市的时候,满大
5、街都是卖妃子笑的。我也一样,见浅识短,这么多年,吃荔枝,只认妃子笑,也只吃过妃子笑。那一年,荔枝上市的时候,娓娓从广州给我寄来满满一箱荔枝。这是她特意从增城的荔枝林里直接摘下,用冰块保温,快件空运过来的。她告诉我:“这是桂味荔枝,我最爱吃桂味荔枝,比妃子笑好吃,想让您也尝尝。”我第一次吃到桂味荔枝,确实比妃子笑好吃。它的果肉更紧实,有嚼劲儿,味道也更甜,有一种淡淡的回甘,像思念,久久飘散不去。她在微信里问我好吃吗,我说真的很好吃。增城,以前我也去过,可我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桂味荔枝。从那年以后,这孩子,年年荔枝上市的时候,都从增城的荔枝林里给我寄来桂味荔枝。西瓜刚从北大荒回北京,有好长一阵子,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