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对策.docx
《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对策.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与管理对策一、重大危险源及其控制的必要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储存、使用或者搬运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重大危险源针对的是物质危险源,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的客观存在。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上,当危险源的所有危险有害因素都得不到有效控制时,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必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同时会伴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预防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需要全面分析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在危险源的装置、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安装、生产等过程中,针对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或安全管理措施
3、,消除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所有途径。因此,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对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确保重大危险源的安全,对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构建和谐安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二、企业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控制的现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工作侧重在:一方面是督促、监督企业主体按照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申报登记范围的要求,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申报备案,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重大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检测、评价,对企业自查、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立即进行整改,落实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另一方面是
4、由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根据企业上报和平时掌握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辨识和登记建档、备案,初步建立和掌握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开展专项检查、隐患排查整理,结合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和行政许可审批等工作,来履行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政府监督管理责任。二、存在的问题宏观上讲:“政府部门对重大危险源还缺乏系统、有效的监控监督管理手段,地方政府对所辖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分布、分类和动态情况不清,底数不明,尚未建立起监测、控制、预警和管理系统以及防范突发性事故的应急救援系统。”微观上看:工作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还没有把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重视不够,行动滞后,隐
5、患排查工作不力,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具体说,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不到位,重大危险源辨识底数尚未彻底摸清。从政府监管的主体责任上讲:政府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从2006年起按照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对重大危险源开展登记、监测、评估、监控以及监督管理等工作,这五、六年来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该标准代替重大危险源辨识。由于修订后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有较大变化,新旧标准的变化导致各地安监部门重新组织开展新一轮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活动,造成按照新标准开展辨识的底数尚未彻底摸清。从企
6、业的监管主体责任上讲:企业单位的责任主体没落实,生产经营条件不达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低,自动化程度不高,安全设施不齐全;企业内部危险源辨识不清,隐患排查走过场,新建项目生产准备工作不细致,设备、设施调试不认真,生产管理混乱;企业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操作技能差、应急能力差等诸多问题。2、新辨识标准难于掌握界定,实际工作中不易掌控。随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有关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法规标准日益不能满足形势的发展需要,特别是有关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的细化性和配套性制度办法没有出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制定,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安全监管人员难于掌握界定,且实际工
7、作中也不易掌控。以剧毒品氧化物为例,其在工业应用上广泛用于黑色金属的表面处理工艺。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目前已被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的毒性物质,但是新标准中并未将其列入其中,由于许多企业在早期的危险辨识过程中已将其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目前则面临着重新辨识或降低管理要求的局面。同时重大危险源分级、评价和监控的技术标准还相对滞后,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制约了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3、机制不适应,措施不到位。与国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的机制与措施上还都做得不够。比如“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与工伤保险差别费率相结合、事故隐患整改与相关财政、金融、税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重大 危险源 监控 管理 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