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是给学生一个量筒还是建构一个量筒记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科学教研经历背景由于学校规模不大,没有独立的科学教研组,专职老师也只有我一名。虽然是这样,但我和学校的科学兼职老师还是组成了低一级别的科学备课组,见缝插针地开展备课组活动。但每年都有一次盛大的翠苑地区五校联片教研研讨活动,其中科学研讨单独有了一个会场,有了更多的兄弟学校科学专职教师参与研讨,那是一个相互切磋的机会,也是共同进步的盛会,彼此间虽不是同事,但更像是亲密战友与合作的伙伴。研讨会上的一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比较水的多少”是“水和空气”单元的第4课。在“水和空气”单元主要由“水”和“空气”两部分构成。“第4课比较
2、水的多少”是继“第1课水”、“第2课水和食用油的比较”“第3课谁流得更快一些”后的水内容中的最后一课。通过“水和空气”单元水内容的学习,学生最初通过辨别,初步认识了水会流动,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而后又通过水和油的比较进一步认识到流动是液体区别于固体很明显的特性,水和油流动的速度不同。通过“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水是有体积的,并且体积是可以测量的。经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学生能进一步构建“水”这样一个科学概念。案例(科学教研片断)描述:在课开始不久,执教教师出示两个装有不等量的水的相同瓶子,问: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此时学生很容易发现:相同瓶子装水,水位高的瓶子里
3、装的水多。顺势,执教教师又提出了一个稍有难度的问题“两个不同瓶子里装有不等量的水,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由于瓶子的不同,水量相差不大,因此学生们只能提出自己的猜测:可能是水位高的瓶子水多;可能是瓶子大装的水多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们各自设计的验证实验方案并提出了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有的学生需要与第一个瓶子一样的瓶子,将第二个瓶子的水倒入第三个瓶子进行比较,水位高的水就多;有的学生需要一个比第一、第二个瓶子大一点的就可以了,分别将第一和第二个瓶子的水倒入第三个瓶子进行比较就可以了。最后教师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学生们也通过选择不同的瓶子装水进行比较发现第一个瓶子里的水比第二个瓶
4、子多。执教教师进一步追问:那第一个瓶子比第二个瓶子的水多多少我们可以知道吗?学生思考:可以用一把尺子量水位的高低?交流一下水位的高低就可以判断水的多少。之后,执教教师进行问题引导:在交流中,你的瓶子量出3厘米的水和他瓶子里量出3厘米的水一样多吗?我们可以用量筒进行比较。同时执教教师出示量筒,介绍量筒,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1毫升。在测量水的多少时,量筒要平,放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第一个量筒出现了。案例分析:案例描述中将三个瓶子中装有水的多少进行比较转化为两个相同形状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和两个不同形状装有不同量水的比较,并依次进行。这样的安排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比较的难度,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
5、,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水的多少进行比较的欲望,这部分的教学精彩更精炼。然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师面对学生即时生成一一用一把尺子测量量水位的高低来判断水的多少(学生已经提出了有刻度的杯子测量水的想法)显得太急切与无措,因为这是教师事先没有预测到的。于是教师作出了这样的指导:你的瓶子量出3厘米的水和他瓶子里量出3厘米的水一样多吗?教师急于寻求一个比较水的精确标准,此时,教师出示量筒,教师介绍量筒,量筒刻度上的一格代表1毫升。在测量水的多少时,量筒要平,放视线要与液面保持水平学生通过量筒的认识与使用,知道了水是有体积的,可以测量的。但这个精细标准脱离了学生的已有认知,量筒的出现没有基于两个相同形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的一次小学科学教研经历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一次 小学 科学 教研 经历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