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利--论人文精神.docx
《任文利--论人文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文利--论人文精神.docx(3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任文利】论人文精神栏目:思想探索发布时间:2015-08-06 11:15:08标签:任文利作者简介:任文利,笔名温厉,男,西历一九七二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北京青年政治与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员,弘道书院行政副院长。著有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中州古籍006年)、治道的历史之维(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国学举要儒卷(合景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等。论人文精神作者:任文利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本文原为精神家园(人民出版社,2006年)一书第一章人文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一部分。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六月廿二日甲寅耶稣2015年8月6日一、“人文”解析“人文精神”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
2、焦点话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知识阶层,更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大讨论。然而,什么是人文精神呢?似乎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其实,人文精神这一词组本身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概念,从我们日常语言的使用上看,大凡“某某精神”这样的语言用法,都具有比较宽泛的意义。举一个例子,我们经常使用的“雷锋精神”、“革命精神”与“牺牲精神”等等,都是以词组中的主体“雷锋”、“革命”与“牺牲”等作为象征物,举凡与此主体象征物具有某种相似性特征的人与事件,我们即称之为具有“某某精神”。人文精神也是如此,所以说它不是一个可以给出确切定义的严格意义上的概念。当然,这其中也并非是由于有什么不可言说的玄妙,相反,恰
3、恰因为无法给出一个严格的定义,人们反倒可以有种种见仁见智的领会与解释。那么,在此问题上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我们也只是尝试给出有关人文精神的一种说明,而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有关概念的定义。“人文精神”一词的主体在于“人文”,由“人文”组成的词汇又有“人文主义”、“人文科学”。“人文主义”(humanism) 一词有狭义、广义之分。自狭义而言,则专门指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针对于中世纪基督教神权的一种反动性思潮。自广义而言,人文主义和人文精神就很相似了。“人文科学”(humanities, human sciences)则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并列的一种学科划分,主要涵盖
4、的学科有文学、历史与哲学等。我们知道,“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与“人文科学”是根据西方外来语翻译而来的现代汉语词汇,从英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几种用法均由“人(human)衍生而出humanism 直译为“人的主义, humanities, human sciences直译为“人之种种”(或“人性之种种”)、“人的科学”都是指围绕“人”而发生的相关事情。这与由古代汉语衍生出来的“人文”语汇所指称的意义有相同也有不同的地方。“人文”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合成词,指“人之文”。“文”原初的意义为“文理”、“条理”,与“纹”相通。乍一看,“人之文似乎与humanities所指示的关于“人之种种有一定的相通之
5、处。但humanity在英语中偏重指抽象的人性,而“人文”则偏重于人之成文理、成条理者在语感上如同论语中的“斐然成章”所指示的。由“文”而衍生的后来文化”的含义,比较符合于此一特征。其实,我们常常征引的作为“人文”原始文献出处的周易贲卦彖辞“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是指“人文化成”,作为现代汉语中“文化”的语词渊源同样适恰。当然,现代汉语中“文化”内涵的完全平面化、中性化已经使其逐渐失去了“人文化成”中的所体现了强烈的价值关怀意义。通过以上一个简单的词源意义上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所谓“人文当具有两个层次的内涵,就是该词语从字面上所指示的“人”与“文”两重意义。表面上看,似乎一个是外来的含义
6、,一个是中国本土语汇的含义。但究其实,二者实相联属,或者说,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对于“人”的核心价值的理解。下面,我们试图从这两个层面对“人文”进一步加以说明。从“人”的层面谈“人文”,讲“人文精神、在今天的学者中阐述得是比较多的。以上世纪九十年代那场人文精神大讨论为例,虽然持种种不同的“人文精神”立场者的争端相当尖锐,但在这一点上可以说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共识。王蒙以“人文精神”为“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是对于人的关注”。这是最为宽泛的一种提法,若进一步加以分析,如袁进所言:“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
7、”2肖同庆也说:“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意义领域,一般指的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亦即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着眼于对人类命运与归宿,痛苦与解脱,幸福与追求的思索。”3诚如袁进所言,这是自“形而上”的、“终极关怀”的层面对于“人文精神”的一种理解,用中国传统中固有的话语表述,即关注于人的“安身立命”的问题。此中所理解的“人”,最为玄远、最为超越也最为抽象,是作为形上学的哲学和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宗教所关注的“人”。当然,需要避免误解的是,对如此这般的“人”的关注虽集中体现为哲学与宗教的事情,但这种关注同样是每个人的当下现实中即可能有的,这也是哲学与宗教在人类历史上能够具有长久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文利 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