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区别.docx
《2023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区别.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区别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教育的基本方针表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了落实党中央对教育的决策部署,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加强核心素养导向,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课标)进行修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2023课标)于2023年4月颁布实施。本研究将
2、首先分析2023课标顶层设计的变化,再从课程标准主要组成部分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三个方面对2011课标和2023课标(小学部分)进行比较研究,探析2023课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策略。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国学科课程标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即过渡期(20012014年)和初创期(2014年至今)。前者实现了从学科教学大纲到学科内容标准的逐渐过渡;后者实现了从学科内容标准到核心素养统领的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初步发展。随着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意见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
3、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两个核心内容。本次义务教育课标修订在课程标准中融入学业质量标准,使”内容为纲+质量驱动的课程标准发展取向逐渐趋于成熟。(-)2011课标:实现从教学大纲到内容标准的过渡200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纲领性文件以规定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为主。据史宁中教授回忆,直至1999年制定我国最后一个教学大纲时,编制者所关心的主要问题仍是应当教哪些内容应当教到什么程度。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拉开了21世纪国家层面课程改革的序幕,课程标准应运而生。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从教学大纲时代迈
4、入课程标准时代。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产物,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双基,以及经2011课标的修订和完善后提出的四基四能与十个关键词,凸显了数学课程的育人价值。例如,2011课标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要求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能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学段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全面、持续与和谐发展。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虽然也提到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但主要是规定各学科的知识内容。由此可见,2011课标实现了从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大纲到关注
5、个体发展的内容标准的过渡,不失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但处于过渡期(2001-2014年)的课程标准尚未形成与内容标准相一致的评价体系。(二)2023课标:实现从内容标准到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统整发展数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课程标准不能仅仅停留在规定学生学什么的内容为纲取向,应关注学生学会什么”发展了什么核心素养。过去在课程标准中缺少学业质量标准,缺少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基本规定,作为教学指导依据的课标的指导力就会大打折扣。鉴于此,需要制定刻画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学业质量标准,积极回应并落实意见关于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要求,使课程标准走向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统整。
6、2023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及评价的依据,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教材的编写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023课标小学阶段学业质量标准分别描述了各学段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以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主题为载体,形成与发展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情况。如果说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依据,那么学业质量标准则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评价的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是现有课程标准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二者联合构成一个
7、有机的整体。2023课标实现了从内容标准与学业质量标准两方面构建更为完善的义务教育阶段育人体系的飞跃。这一来自顶层设计的变化,引领着我国课程标准从内容为纲时代走向”内容为纲与质量驱动并驾齐驱的新时期。21世纪初期新课程改革的主题词是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突破了双基只关注知识本身的局限,体现了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关注和要求。但三维目标”仍有不足之处:其一是缺乏对教育内在性、人本性、整体性和终极性的关注;其二是缺乏对人的发展内涵特别是关键的素质要求进行清晰地描述和科学地界定。正因如此,核心素养一词首次在意见中被提出,其目的是借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达到培养具备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课 标的 区别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