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标准名称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356号),计划编号为2023-1-10项。负责起草单位(盖章)安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农科南路40号参与起草单位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望江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沈学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2赵瑞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3戴
2、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员4殷冬冬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一助理研究员5王军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科长兽医师6潘孝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室主任副研究员7尹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8王洁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9侯宏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0苗晋锋南京农业大学副院长教授11刘永杰南京农业大学-教授12刘华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兽医师13胡江苗望江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14胡晓苗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5周学利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一副研究员编制情况1、
3、编制过程简介标准起草过程:2023年6月29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3)356号)文件,本标准的计划编号为2023-1-10项,标准立项后,随即成立标准编制课题组,成员有沈学怀、赵瑞宏、戴银、殷冬冬、王军等15人,确定专人负责,明确分工,在2023年6月-2023年1月期间,项目组在之前标准文件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本单位在鸭坦布苏病毒病方面的研究和实际防控技术的发展,对省内肉(蛋)鸭养殖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包括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更新。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和整理,在广泛征求意见后,确定了本修
4、订标准的提纲,起草形成修订标准文件稿。本规程按GB/T1.1-202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兽医行业专家和省内动物疫病防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并针对本标准的修订提出了很多科学的意见和建议,使本修订标准更加完善、科学和具有实践操作性。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tambusuVira1diSeaSe)是由鸭垣布苏病毒(ducktduckambusuvirus)感染引起的鸭生长缓慢、高热、食欲不振、蛋鸭产蛋显著下降,甚至死亡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除可以造成鸭感染发病以外,也可感染鸡、鹅和鸽等家禽,其发病率可高达
5、100%,死亡率在5%30%,是危害我省乃至全国养鸭产业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给养鸭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为有效防控该病在我省的流行,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为主要单位,主持制定了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该标准的制定为我省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近年来关于该病的流行出现了新的情况,其具体防控措施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已不适应或无法满足该病防控的需要。因此,为使该标准在鸭垣布苏病毒病防控方面可以发挥更好的指导性作用,需要对原标准规模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技术规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修订。本标准的修订将对我省鸭坦布苏病毒病防控和养鸭产业健康发展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模 鸭场鸭坦布苏 病毒 病防控 技术规程 编制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