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会计国际化与中国特色整理版.docx
《精品文档会计国际化与中国特色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会计国际化与中国特色整理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会计国际化与中国特色摘要中国特色是会计国家化的体现,会计国际化是趋势过程和目标。我们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做好会计协调并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以适应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会计国际化是发展趋势过程和目标;必须通过国际协调来解决会计差异的矛盾。关键词中国特色;会计国际化;国际协调D0I101.3939jcnkizgsc20162.71.2.21会计国际化会计的国际化,是有关各利益主权国的会计主体依照同一或几乎相同的公认标准处理其会计实务,以便实现会计信息的多国共享的过程与趋势。这里所讲的国际化是指国际协调而非国际标准化协调,是指对各国会计惯例的变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其
2、可比性的过程,而标准化则意味着要推行一套严格的各国统一步调而没有什么选择余地的规则。1.1 从制度属性看会计国际化国际化的制度需求来自各国降低国际交易成本的初始目的,具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性质。而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具有外部性,制度供给者不可能尽得其益,制度消费者也不可能完全付费,一种制度一旦被成功地创新就可能会有搭便车者不断模仿,国际化也就成为许多国家降低本国会计制度创制成本的一种可能手段。由此,也就形成了会计国际化制度变迁的两种基本路径,即各国共同认可和遵循某些既有制度安排(如所谓会计国际惯例),或者共同制定出某些新的制度安排(如国际会计准则)。这也就是所谓的“会计国际协调”与“国际会计协调
3、”差异(常勋,2003)的原因。如果会计国际化都采用“自愿的合作性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在理论上应该就是公平或中性的。“但是,制度中包括既得的利益,其中既有得利者也有失利者,都会调动资源来支持或反对未来的变革”(诺思,1993中译本)。即使采用“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对各国都有利,各国也会因为资源禀赋以及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差异产生获利大小区别。这也就产生了制度的非中性或不平等性问题(张燕宇,1994)o事实上,会计国际化始终存在着国际投资、国际贸易,特别是国际会计惯例主要产生者和国际会计准则主导国的强制。一方面,对“本国特色”的会计制度被“拒之之门外”的压力,主要来自国际投资者(包括国际贸易参与者)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文档 会计 国际化 中国特色 整理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