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方式的革新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方式的革新整理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方式的革新一、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从业要求,不仅要具备财务处理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和知识。为了满足社会的用人需要,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各个高校都在对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更具有从业能力和竞争力。会计专业经济法的教学也应当适应这样的培养目标,但是目前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系统性做为法律学的二级学科,经济法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会计学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非常庞杂,教材章数很多。由于各章独立性较强,许多教师只是单
2、纯地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却没有讲到各章之间的关联,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部分教师也没有针对会计学专业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没有突出教学重点,比如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等内容和学生未来从事会计专业有很强的关联,应当作为重点来讲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处理不恰当,就导致了表面看起来每一章内容都讲授给学生了,实则没有突出重点知识,特别是和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2教学计划的制定缺乏合理性众所周知,教师在教授一门课程时,需要制定一个完整、详细、合理的教学计划,经济法的教学也是如此。一个完善的教学计划应当由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时间、系统的教学内容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等要素组成,它能够指导教
3、师实施科学的教学活动。有些教师在经济法的教学中只是按照教材教案机械地讲解知识,并没有根据会计学专业以及社会需求的特点来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3教材的选用缺乏针对性我国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材版本很多,在教材编写的质量上也有好有坏。对会计专业经济法教材的选择没有统一标准,有些院校选用的教材缺乏针对性,内容难度太大、研究性内容居多,导致学生对部分知识无法消化理解,完全不适合会计专业本科教学。有些院校选用的教材版本过于陈旧,而经济法相关立法经常变化,教材不能与时俱进,导致学生学习到的是过时的、滞后的法律知识,无法应对相关会计资格考试。4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许多教师在经济法的课堂教学中,仍习惯于传统的“满堂
4、灌”填鸭式教学方法,甚至于一本教案使用多年。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教师一人在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教学互动的环节和氛围。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5考核方式缺乏灵活性由于经济法的知识点大多都是要求能够识记、理解、分析,所以当前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试题一般为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等几种类型。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往往对知识点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这会导致学生在以后遇到实际问题时,欠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这样的考核方法实难达到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5、的目的。二、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改革的思路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教学提出几点改革的思路: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经济法的内容及相关法律法规较多,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之内,既要做到贴近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大纲,又要注重对经济法知识的系统掌握,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由于每年会计资格考试大纲对经济法的部分都会做出一定的调整,教师也应据此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调整。具体来说,教师应对公司法、合同法等历年考核重点安排更多的学时以便于进行详细的讲授,而对一般性的内容则根据大纲突出重点即可,让课程内容更加紧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系统的
6、经济法理论知识。2教材的选择要有专业学科的针对性不同版本的教材因为取材不同,在内容上侧重的方向也有所不同。会计专业的经济法主要是为了培养会计从业人员掌握与会计相关的经济、民商法律基础知识,并具备分析解决实际案例的基本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依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贴近会计资格考试的大纲来合理的选择教材,不失为一个好的做法。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难易度,建议选择内容系统、重点突出、实务性强的教材。此外,由于我国经济立法相对活跃,选择教材时应注重与时俱进,以避免教材内容严重滞后。3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实践内容如果选择合适的教材是选择好的工具,那么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
7、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省力、更有效率。目前很多学校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之外,都实施了实践教学。其一,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生动形象,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一人主宰课堂的局面,而是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教学的互动性,通过讨论、辩论,使学生既牢牢地掌握了理论知识,也做到了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思维。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案例提出的问题,适时地将一些理论补充到课堂中来,达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其二,模拟教学法。比如在讲授公司法、合同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模拟制定公司章程、模拟
8、设立公司、模拟签订合同等等,然后再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对讨论的结果加以点评,这样就可以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应当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之上的。因此,不能因为加强实践教学而忽略传统的课堂教授法。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十分强的基础学科,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不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好经济法的。在纯理论的讲授中,教师应尽量避免一些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深入浅出。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再辅之以案例教学法与模拟教学法,将传统的讲授法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9、又能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考核应当注重应用能力测试课程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简单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效果,还应当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笔者认为,在考核题型的设置方面,应适当地减少考察记忆能力的填空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适当增加考察应用能力的选择题和案例分析。在考核成绩的构成方面,建议采用“期末考试+平时成绩”的做法,二者比例各占50虬其中,期末考试可以采用试卷的方式,主要用于检验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平时成绩则可采用更为灵活的计分方式,主要侧重于学生课堂教学、分组活动、案例讨论与模拟实践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来,避免平时
10、上课不努力、考前临阵忙磨枪的情况,也能更好地督促学生积极培养自己实际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5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道德意识淡薄,在利益面前没有守住自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因而触犯了法律。在大学本科阶段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教学中,特别是讲到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时应当融入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意识到法律和职业道德同为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二者的评价方式虽然不同,但作用方向是一致的。可以用实际案例来警戒学生,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在建立法律观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6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教师,作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先锋,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
11、了教学质量的优劣。作为讲授经济法课程的教师,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务能力外,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完善知识结构。讲授会计专业经济法的教师,要对经济学、会计学和税务学的知识有充分的认识。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在课下要与会计专业的教师、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税务师及税务工作人员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多了解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结合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一方面提高了跨学科的知识交叉性和渗透性,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学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2)注重科研、调研活动。教师在课堂之外应当积极展开科研活动,以科研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另外,经济法与社会的经济活动紧密相连,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对企业进行实际调研。通过调研,在企业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将其做成经济法案例,回到课堂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教师将科研、调研的成果充实到经济法的教学中来,既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又能够推动教学改革。三、结语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正处在改革之中,需要高校、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的前进中摸索适合我国国情、适合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复合型会计人才。本文作者:吴慧娟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法学院